穩健,是 Gate 持續增長的核心動力。
真正的成長,不是順風順水,而是在市場低迷時依然堅定前行。我們或許能預判牛熊市的大致節奏,但絕無法精準預測它們何時到來。特別是在熊市週期,才真正考驗一家交易所的實力。
Gate 今天發布了2025年第二季度的報告。作爲內部人,看到這些數據我也挺驚喜的——用戶規模突破3000萬,現貨交易量逆勢環比增長14%,成爲前十交易所中唯一實現雙位數增長的平台,並且登頂全球第二大交易所;合約交易量屢創新高,全球化戰略穩步推進。
更重要的是,穩健並不等於守成,而是在面臨嚴峻市場的同時,還能持續創造新的增長空間。
歡迎閱讀完整報告: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6117
以太坊面臨雙重挑戰:價格低迷與生態競爭加劇
以太坊的十字路口:價格與基礎面的雙重挑戰
近期,以太坊生態內部出現了一些值得關注的問題。一位區塊鏈領域專家在去年底發表文章,指出以太坊缺乏明確的發展目標。同時,社區對ETH價格表現不佳的討論也不斷。這些問題不僅反映了市場情緒,更關係到以太坊能否統一社區願景、平衡去中心化與性能、鞏固智能合約平台龍頭地位等關鍵因素。
ETH價格的重要性
盡管以太坊基金會(EF)的技術人員不贊同過分關注價格,但ETH價格確實具有重要意義:
直接影響EF的運營資金。目前EF資產約9.7億美元,其中79%爲ETH。按當前支出速度,可維持約7.5年。ETH價格下跌將縮短這一周期。
影響協議安全性。在PoS機制下,ETH價格直接關係到攻擊成本和質押者收益。
反映生態參與者信心。價格是開發者、用戶、投資者等各方用行動投票的結果。持續低迷可能引發負面循環。
去中心化與競爭的相對性
去中心化和競爭都是相對的概念。以太坊目前面臨兩方面競爭:
作爲價值存儲資產,ETH難以與比特幣競爭。比特幣定位更明確,供應機制更簡單,更容易被主流市場理解。
作爲智能合約平台,以太坊正面臨Solana等公鏈的激烈競爭。從交易量、活躍地址等指標看,以太坊呈現頹勢。Solana等鏈在技術路線、開發者吸引力、文化氛圍等方面都形成了差異化競爭優勢。
EF的選擇與挑戰
EF新任主席強調基金會角色是"園丁"而非"控制者",主張適應性增長和去中心化領導。但在當前競爭加劇、生態活躍度下降的形勢下,這種"無爲而治"的方針是否合適值得商榷。
EF需要在堅持去中心化理念和積極推動生態發展之間尋求平衡。過於理想化可能導致決策效率低下,難以應對競爭挑戰。
結語
在當前比特幣ETF和Solana memecoin主導的週期中,以太坊明顯處於劣勢。要重獲市場青睞,以太坊可以:
加快技術開發,尤其是擴容和跨L2互操作性方面。
加強全球範圍的教育工作。
改革EF,提高治理透明度和社區參與度。
在堅持價值觀的同時,更好地回應市場需求。
盡管當前形勢嚴峻,但競爭也將推動以太坊不斷進步。希望以太坊能夠重塑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