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B的搜索結果

課程 (0)

文章 (4)

術語 (0)

全方位解讀 EigenLayer:一個讓以太坊又愛又恨的新貴項目
進階

全方位解讀 EigenLayer:一個讓以太坊又愛又恨的新貴項目

EigenLayer作爲再質押和LRT概念的熱點項目,本文將從基礎業務邏輯和參與方開始介紹,併爲大家解釋來自Layer 2的DA擔憂,併分析一下EigenLayer的挑戰者和競爭者,最後是其前景展望
2/9/2024, 12:34:03 AM
圖幣一體化——NFT的突破口
進階

圖幣一體化——NFT的突破口

本文詳圖幣一體化——解NFT 蕭條期的突破口。
3/5/2024, 8:30:32 AM
<p>轉載原文標題《Cobo 穩定幣週報 NO.19:穩定幣法案實施後,下個「戰場」在哪?》</p>
<h3 id="h3-5biC5Zy65qaC6KeI5LiO5aKe6ZW/5Lqu54K5">市場總覽與成長亮點</h3>
<p>穩定幣總市值已達 2696.96 億美元,週環比增加 26.06 億美元。市場方面,USDT 仍保持壓倒性領導地位,市占率 61.25%;USDC 排名第二,市值 645.02 億美元,佔 23.92%。</p>
<h2 id="h2-5Yy65Z2X6ZO+572R57uc5YiG5biD56iz5a6a5biB5biC5YC85YmN5LiJ572R57uc77ya">區塊鏈網路分布,穩定幣市值前三大網路:</h2>
<ol>
<li>以太坊:1357.86 億美元</li>
<li>波場(Tron):829.95 億美元</li>
<li>Solana:114.31 億美元</li>
</ol>
<h3 id="h3-5ZGo5aKe6ZW/5pyA5b+r55qE572R57ucIFRPUDPvvJo=">本週市值增長最快網路 TOP3:</h3>
<ol>
<li>Berachain:+96.57%(USDT 佔 43.15%)</li>
<li>XRPL:+49.84%(RLUSD 佔 49.11%)</li>
<li>Sei:+47.95%(USDC 佔 85.96%)</li>
</ol>
<p>資料來源:DefiLlama</p>
<h2 id="h2-8J+Or+e+juWbveOAiumTtuihjOS/neWvhuazleOAi+WSjOeos+WumuW4geaUr+S7mOeahOmakOengeimgeaxgg==">🎯 美國《銀行保密法》與穩定幣支付的隱私需求</h2>
<p>美國穩定幣法案實施後,隱私迅速成為監管與市場新焦點。</p>
<p>穩定幣總市值已突破 2700 億美元,並迅速被納入主流支付體系,「鏈上高度透明」反而暴露出新問題。因公鏈每筆交易永久可被查閱,企業財務、供應鏈、薪資結構皆公開,散戶或許只是困擾,但企業和機構則難以接受。這意味競爭對手能即時掌握每一筆支付,若不解決這個問題,穩定幣於商業支付和機構結算的推動將被大幅限制。</p>
<p>隱私成為主要障礙,穩定幣在商業支付與機構結算的普及將受阻。Coinbase 首席法務官 Paul Grewal 最近指出,《GENIUS Act》等法案若要發揮作用,必須同步升級《銀行保密法》。現有模式效率低下,且敏感資訊集中保存,成為駭客攻擊目標,反洗錢效果不佳。</p>
<p>Grewal 強調,隱私與安全並非零和關係。零知識證明(ZKP)、分散式身份(DID)等技術已能達成「合規驗證但不暴露原始資料」,機構僅看驗證結果,不必接觸所有資料,達成資料最小化與精準監管的平衡。他呼籲美國財政部主導建立公私協力機制,優先改造可快速對接 ZKP 的合規流程,把監控重點放在可疑交易關鍵資料,並結合 AI 風控強化效率。如此既能維持監管精度,又全面保護隱私,有助穩定幣的機構化落地,讓美國在數位資產制度化與全球競爭中搶占先機。</p>
<h2 id="h2-8J+Or+e+juWbveWIqeaBr+emgeS7pOS4i++8jOeos+WumuW4geeahOOAjOWlluWKsee7j+a1juWtpuOAjQ==">🎯 美國利息禁令下,穩定幣的「獎勵經濟學」</h2>
<p>監管限制往往激發出意想不到的創新。以《GENIUS Act》為例,該法案禁止穩定幣發行方直接對使用者支付利息,目的是遏止高風險行為,卻促成具收益穩定幣爆發增長。自法案通過以來,Ethena USDe 等相關產品供給暴增數十億美元,其收益依交易所資金費率而非國債,成功繞開法規。</p>
<p>在監管真空下,Coinbase 和 PayPal 直接把穩定幣回饋金設計為「獎勵」,避開只限定發行方的規定。Coinbase 做為 USDC 通路商,將 Circle 的收益回饋使用者;PayPal 藉由 Paxos 隔離發行人風險,持續提供 4.5% 年化回報。Anchorage 與 Ethena Labs 更把穩定幣收益與貝萊德 BUIDL 等代幣資產掛鉤,建立機構級符合法規收益通路。</p>
<p>支付利息已成新、舊市場吸納資金的重要手段。Coinbase 更把「利息獎勵」嵌入式錢包 SDK 直接 API 介接,降低開發者串接年化收益的門檻;在拉美等高通膨地區,Slash 推出的 USDSL 提供 4.5% 年化獎勵,結合美元資產抗貶特性,迅速吸納資金。穩定幣正以更精密且符合法規的金融工程高效傳遞底層資產回報,同時重塑使用者關係與價值分配架構。</p>
<h3 id="h3-8J+Or+mmmea4r+OAiueos+WumuW4geadoeS+i+OAi+eUn+aViOeahOWFs+mUruivjeKAlOKAlOmAj+aYjuS4juWFqOmTvui3r+ebkeeuoQ==">🎯 香港《穩定幣條例》生效關鍵詞——透明與全鏈路監管</h3>
<p>香港《穩定幣條例》正式生效,市場掀起強制身分驗證、境外穩定幣政策及 DeFi 相容性討論。事實上,<a href="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0ODgzMDE5MA==&amp;mid=2247510734&amp;idx=1&amp;sn=368a5a6ed3d067ba05eacbb4be234dd7&amp;scene=21#wechat_redirect">此法核心並非「全面封殺」,而是針對「在港發行」與「港元計價」穩定幣,尤其是人民幣相關代幣化資產</a>。USDT、USDC 等境外穩定幣在二級市場流通不受直接規範。香港政策明確,掌握發行源頭,以高門檻監管聚焦高價值場景,包括人民幣資產代幣化與離岸人民幣穩定幣,打造「準主權級結算工具」,形成美國市場導向與歐盟標準差異化競爭。</p>
<p>條例關鍵詞為「透明」與「全鏈路監管」。自發行、保管、清算、分發全生命周期都設嚴格標準,牌照門檻高,下游保管、分發、清算也要符合法規。銀行、支付機構、區塊鏈基礎設施統一納管,分發機制由「開放」轉為「許可」。此格局下,掌握 MPC 錢包、區塊鏈合規、資金風險控管能力的基礎設施供應商,將成銀行與科技巨頭的關鍵合作方。</p>
<p>嚴格監管也帶來新行業挑戰。發行方需對下游生態(保管、分發、清算等第三方)負最終合規責任。所有參與者都需同時符合技術與制度標準。這不僅促使行業專業化,也為基礎設施商帶來巨大商機。例如,技術供應商要能提供多簽、MPC、HSM 等分權機制與 MPC 錢包技術,協助發行方把私鑰安全升級為信賴基石,在保障資產主權及法律責任可追溯間取得平衡。此技術讓錢包從單一工具升級為合規安全入口。</p>
<h2 id="h2-5biC5Zy66YeH55So">市場採用</h2>
<h3 id="h3-8J+MseaRqeagueWkp+mAmu+8mkRlRmkg5ZKM6LWE5Lqn6YCa6K+B5YyW5aKe6ZW/44CM5LuN5Luk5Lq65aSx5pyb44CN">🌱 摩根大通:DeFi 與資產通證化成長「仍令人失望」</h3>
<h3 id="h3-6KaB54K56YCf6KeI">要點速覽</h3>
<ul>
<li>DeFi 總鎖倉量(TVL)尚未回到 2021 年高點,主要參與者仍為散戶與加密原生企業,傳統金融機構幾乎不參與;</li>
<li>全球通證化資產總量僅約 250 億美元,分析師認為「非常微小」,其中已發行的 60 餘種通證化債券總價值 80 億美元,二級市場交易量極低;</li>
<li>機構採用面臨三大障礙:缺乏統一跨境監管、區塊鏈上投資法律模糊、智能合約執行與協議安全性不足。</li>
</ul>
<p>重要性</p>
<ul>
<li>本報告揭示 DeFi 與通證化「落地應用」與「市場宣傳」脫節。雖技術與基礎設施不斷完善,也有符合 KYC 的金庫與許可放貸池,但傳統金融機構仍採觀望態度。報告指出:傳統金融系統受 Fintech 推動,正邁向更快更低成本結算與支付,可能削弱區塊鏈之必要性,加密產業亟需開發更具說服力的機構級應用。</li>
</ul>
<h3 id="h3-8J+MsSBSZW1pdGx5IOWQr+eUqOeos+WumuW4geaKgOacr+S8mOWMlui3qOWig+aUr+S7mOS4muWKoSDvvIzlsIbmjqjlh7rlpJrluIHnp43mlbDlrZfpkrHljIXmnI3liqE=">🌱 Remitly 啟用穩定幣技術優化跨境支付,將推多幣種數位錢包</h3>
<p>要點速覽</p>
<ul>
<li>Remitly 預計 9 月推出多幣種「Remitly Wallet」,支援法幣與穩定幣儲存,特別服務通膨高或匯率波動國家使用者;</li>
<li>攜 Stripe 旗下 Bridge 合作,為 170 多國使用者提供穩定幣收款選項,拓展既有法幣支付網絡;</li>
<li>Remitly 已將 USDC 等美元穩定幣整合於內部財務流,實現全天候資金流動,降低預存資金需求,提高資本效率。</li>
</ul>
<p>重要性</p>
<ul>
<li>此舉標誌跨境支付主流企業開始大規模應用穩定幣技術。整合穩定幣至核心業務,不僅為高通膨市場使用者提供價值保存,更解決傳統匯款系統的流動性困境。此創新將加速穩定幣在支付場景的落地,為全球數億依賴跨境金融服務者提供更高效、低成本方案,特別利於金融基礎薄弱地區。</li>
</ul>
<h3 id="h3-8J+MsSBUZXRoZXIgQ0VP77yaNDAlIOWMuuWdl+mTvuaJi+e7rei0uea6kOiHqiBVU0RUIOi9rOi0pg==">🌱 Tether CEO:40% 區塊鏈手續費來自 USDT 轉帳</h3>
<p>要點速覽</p>
<ul>
<li>Tether CEO Paolo Ardoino 發言稱,全球 40% 區塊鏈手續費用於 USDT 轉帳,該數據涵蓋 9 條主要公鏈;</li>
<li>新興市場數億使用者每日以 USDT 對抗本地匯率貶值及通膨,已是區塊鏈最活躍應用之一;</li>
<li>在加密語境,「交易」通常指交易所內買賣、換手、套利等多發生於內部系統或流動池,不需每次產生獨立區塊鏈上手續費。而區塊鏈上 USDT 轉帳與手續費,意味資金在錢包或地址間移轉,屬於「真實用途」,而非純投機。</li>
</ul>
<p>重要性</p>
<ul>
<li>此資料突顯 USDT 已成區塊鏈生態主導應用,遠勝其他場景。Paolo 預估未來區塊鏈競爭將圍繞 Gas 費與 USDT 手續費展開,顯示穩定幣已從交易媒介進化成真正回應金融需求的解決方案,特別在經濟動盪地區,更展示區塊鏈促進金融普惠的實質力量。</li>
</ul>
<h2 id="h2-5a6P6KeC6LaL5Yq/8J+UrueRnuepl+mTtuihjO+8mkNvaW5iYXNlIFEyIOi0ouaKpeaYvuekuiBDaXJjbGUgVVNEQyDliKnmtqbnjofmraPlnKjokI7nvKk=">宏觀趨勢🔮 瑞穗銀行:Coinbase Q2 財報揭示 Circle USDC 利潤率下滑</h2>
<p>要點速覽</p>
<ul>
<li>Mizuho 分析師估算 Circle 第二季自 USDC 儲備獲利約 6.25 億美元,其中 3.325 億美元分給 Coinbase;</li>
<li>隨 Binance 等新分銷夥伴加入,分析師認為 Circle 淨儲備利潤壓力增大,分銷成本居高不下且持續增加;</li>
<li>GENIUS 法案通過後,JPMorgan、美國銀行預計推自家穩定幣,加重美元穩定幣市場競爭。</li>
</ul>
<p>重要性</p>
<ul>
<li>儘管 Circle IPO 強勢,Mizuho 仍給予「表現不佳」評級與 85 美元目標價,認為市場低估 USDC 所面臨的風險。Circle 擴大分銷通路,原先 Coinbase 獨佔利益分配被打破,恐削弱其利潤能力。利率下調預期及銀行入場,USDC 優勢受挑戰,將牽動穩定幣格局深層變化。</li>
</ul>
<h3 id="h3-8J+Urue+jui0ouaUv+mDqOWIm+e6quW9leaJqeWkp+efreacn+WbveWAuuWPkeihjO+8jOeos+WumuW4geaIkOaWsOS5sOWutg==">🔮 美財政部創新高擴大短債發行,穩定幣成新買家</h3>
<p>要點速覽</p>
<ul>
<li>美國財政部拍賣四周期國庫券金額達 1000 億美元,創歷史新高,較前次增加 50 億美元,八周期和十七周期維持既有規模;</li>
<li>短債收益率超過 4%,吸引大量投資者,第二季短債 ETF 淨流入達 167 億美元,年增一倍;</li>
<li>財政借款諮詢委員會指「穩定幣發行量增加」成國債新增需求,《天才法案》要求穩定幣發行方持有國債等安全資產。</li>
</ul>
<p>重要性</p>
<ul>
<li>川普政府偏好短期融資,財長貝森特認為現行利率下發行長債成本過高。穩定幣需求成國庫券市場新變因,監管要求穩定幣發行方持有安全資產也創造新結構性買盤。同時,全球央行減持美元資產、改佈局黃金,美銀預測金價可望突破 4000 美元,反映市場對美國債務安全的持續疑慮。</li>
</ul>
<h3 id="h3-8J+UruOAikdFTklVUyDms5XmoYjjgIvpgJrov4fku6XmnaXmlLbnm4rlnovnqLPlrprluIHkvpvlupTmv4Dlop4=">🔮《GENIUS 法案》通過後,具收益穩定幣供給激增</h3>
<p>要點速覽</p>
<ul>
<li>自 7 月 18 日《天才法案》簽署,具收益穩定幣 Ethena USDe 供給量成長 70%,達 94.9 億美元,居市值第三;</li>
<li>Sky USDS 同期供給量成長 23%,至 48.1 億美元,市值第四,皆以質押機制為持有者創造收益;</li>
<li>目前 USDe 質押年化報酬率 10.86%,USDS 為 4.75%,考量美國 6 月通膨率 2.7%,實質報酬率分別為 8.16%、2.05%。</li>
</ul>
<p>重要性</p>
<ul>
<li>《天才法案》禁止穩定幣發行方直接支付收益,卻加速可質押穩定幣爆發成長。投資人改選協議原生質押機制獲益,規避監管。穩定幣市場今年已從 2050 億美元成長至 2680 億美元,分析師估年底可達 3000 億美元。即便監管緊縮,市場對高收益美元替代品需求依然強烈,進一步推動 DeFi 應用新一波創新與採用。</li>
</ul>
<h2 id="h2-5paw5ZOB6YCf6YCS8J+RgOWJjeiLueaenOW3peeoi+W4iOaOqOWHuumakOengeS/neaKpOWKoOWvhiBWaXNhIOWNoSBQYXl5">新品速遞👀 前蘋果工程師推隱私保護加密 Visa 卡 Payy</h2>
<p>要點速覽</p>
<ul>
<li>Payy Visa 卡以零知識證明(ZKP)技術及自家區塊鏈實現隱私支付,穩定幣交易金額不會區塊鏈上公開;</li>
<li>由前蘋果 iOS 工程師 Sid Gandhi 創立的 Polybase Labs 開發,耗時三年,兼顧交易隱私與合規;</li>
<li>設計針對一般使用者,主打極簡入門及友善體驗,讓使用者即使不懂區塊鏈也能自行保管穩定幣。</li>
</ul>
<p>重要性</p>
<ul>
<li>Payy 創新解決加密支付最大痛點——交易隱私與易用性。傳統區塊鏈支付多在區塊鏈上公開紀錄,Payy 能保障監管合規同時維持交易隱私。代表加密支付邁向主流化重大一步,也提供自行保管穩定幣日常支付可行方案,有望成為傳統銀行真正替代選擇。</li>
</ul>
<h3 id="h3-8J+RgE1ldGFNYXNrIOaIluS4jiBTdHJpcGUg6K6h5YiS6IGU5ZCI5o6o5Ye656iz5a6a5biBIG1tVVNE">👀MetaMask 可能與 Stripe 合作推美元穩定幣 mmUSD</h3>
<p>要點速覽</p>
<ul>
<li>一份誤發的 Aave 治理提案顯示,MetaMask 正與支付巨頭 Stripe 合作推 mmUSD 美元穩定幣,M^0 平台亦參與支援;</li>
<li>提案指出 mmUSD 將成 MetaMask 生態「基石資產」,原生整合所有錢包、交易、買賣、收益等功能;</li>
<li>提案已迅速遭刪除,Aave Chan Initiative 創辦人 Marc Zeller 表示公布時機過於提前,但確認內容屬實。</li>
</ul>
<p>重要性</p>
<ul>
<li>這是繼 PayPal、Robinhood 後,又一科技巨頭進軍穩定幣市場。MetaMask 為最大加密錢包之一,與 Stripe 合作推穩定幣,有助加速穩定幣於 Web3 與傳統支付場景的融合發展。</li>
</ul>
<h3 id="h3-8J+RgENvaW5iYXNlIOaOqOWHuuW1jOWFpeW8j+mSseWMheW3peWFt+WMhe+8jOeugOWMluW8gOWPkeiAhSBXZWIzIOeUqOaIt+W8leWFpea1geeoiw==">👀Coinbase 推嵌入式錢包工具組,簡化 Web3 使用者導入流程</h3>
<p>要點速覽</p>
<ul>
<li>Coinbase 在開發者平台(CDP)新增 Embedded Wallets SDK,讓開發者可無縫整合自行保管錢包至應用程式;</li>
<li>該 SDK 內建加密貨幣入金、代幣兌換及 USDC 4.1% 年化收益,目標是消除使用者體驗與自行保管風險的取捨;</li>
<li>不同於傳統錢包,使用者可用 Email、簡訊或 OAuth 直接登入,無須安裝擴充或記憶助記詞,大幅簡化初次體驗。</li>
</ul>
<p>重要性</p>
<ul>
<li>此舉展現 Coinbase 於 Web3 基礎建設關鍵佈局,降低開發門檻助力應用普及。新工具與 Coinbase DEX 採相同安全架構,提供企業級保障,也解決加密領域最大痛點——複雜使用者導入。這是 Coinbase 將錢包打造成超級應用的戰略核心,更鞏固其連結加密與傳統網路的橋樑地位。</li>
</ul>
<h3 id="h3-8J+RgCDnvo7lm73mlbDlrZfpk7booYwgU2xhc2gg5o6o5Ye6IFN0cmlwZSBCcmlkZ2Ug5Y+R6KGM55qE56iz5a6a5biB77yM5pSv5oyB6Z2e576O5LyB5Lia6L275p2+5pS25LuYIFVTRCDlkoznqLPlrprluIE=">👀 美國數位銀行 Slash 推出 Stripe Bridge 發行之穩定幣,支援非美企業收付 USD 及穩定幣</h3>
<p>要點速覽</p>
<ul>
<li>舊金山數位銀行 Slash 領先推出由 Stripe Bridge 平台發行的 USDSL 美元穩定幣;</li>
<li>穩定幣主打企業美元支付能力,無需美國銀行帳戶即可全球收付,加速結算、降低匯兌成本;</li>
<li>這項舉措正值 GENIUS 法案正式生效之際,該法案為美國穩定幣產業與發行商建立監管基礎。</li>
</ul>
<p>重要性</p>
<ul>
<li>隨監管明朗化,金融科技業加速入局。Slash 運用 Stripe Bridge 發行穩定幣,體現傳統金融與加密技術融合新趨勢,可解決跨境支付效率與成本痛點。也顯示穩定幣於商業支付場景已由理念邁向落地。</li>
</ul>
<h3 id="h3-8J+RgOeJueacl+aZruWFs+iBlOmhueebriBXb3JsZCBMaWJlcnR5IOaOqOWHuiBVU0QxIOeos+WumuW4geW/oOivmuW6puiuoeWIkg==">👀 川普家族關聯 World Liberty 推 USD1 穩定幣忠誠計畫</h3>
<p>要點速覽</p>
<ul>
<li>美國前總統川普家族支持的 DeFi 項目 World Liberty Financial 推出 USD1 積分計畫,仿效航空里程模式,首批合作包括 Gate 等交易所;</li>
<li>使用者可透過交易 USD1 幣對、持有餘額、質押賺取收益、在核准 DeFi 協議及 WLFI app 互動賺取積分;</li>
<li>World Liberty Financial 於 4 月推出 USD1 穩定幣,聲稱完全由美國短期國債、美元存款和其他現金等價物支持,並由 BitGo Trust Company 發行。</li>
</ul>
<p>重要性</p>
<ul>
<li>川普及其三名子女皆任 World Liberty Financial 大使或倡議者,政商關係引發利益衝突疑慮。USD1 積分計畫首創穩定幣與忠誠獎勵結合,展現穩定幣在競爭激烈下強化使用者黏性的創新,也反映政府與加密產業更緊密互動。</li>
</ul>
<h3 id="h3-8J+RgOaRqeagueWkp+mAmuaOqOWHuuWfuuS6jiBLaW5leHlzIOWMuuWdl+mTvueahOmTvuS4iuaXpeWGheWbnui0reino+WGs+aWueahiA==">👀 摩根大通推 Kinexys 區塊鏈日內回購新方案</h3>
<p>要點速覽</p>
<ul>
<li>摩根大通聯手 HQLA-X、Ownera 推「跨數位帳本解決方案」,回購交易商可於 Kinexys 網路區塊鏈存款帳戶間交換資金和證券;</li>
<li>工具支援回購交易全周期管理,包含執行、抵押品管理、結算,精確指定分鐘級結算與到期;</li>
<li>第一階段方案已可處理日均 10 億美元交易量,設計為行業平台,未來可延展至多交易場所、抵押品來源、數位現金工具。</li>
</ul>
<p>重要性</p>
<ul>
<li>摩根大通引領銀行業區塊鏈創新,Kinexys(原 Onyx)成該行數位資產策略核心。平台未來可支援存款代幣、穩定幣、央行數位貨幣,降低市場碎片化。摩根大通推出 JPMD 類穩定幣並與 Coinbase 合作,標誌華爾街區塊鏈技術已進入實用化階段,為機構級數位資產基礎設施樹立新標竿。</li>
</ul>
<h2 id="h2-55uR566h5ZCI6KeE8J+Pm++4j1BheG9zIOWboCBCaW5hbmNlIEJVU0Qg5ZCI5L2c5YWz57O76KKr57q957qm55uR566h5py65p6E572a5qy+IDQ4NTAg5LiH576O5YWD">監管合規🏛️Paxos 因 Binance BUSD 合作遭紐約監管裁罰 4850 萬美元</h2>
<p>要點速覽</p>
<ul>
<li>Paxos Trust Company 向紐約州金融服務部(NYDFS)支付 2650 萬美元罰款,並額外投入 2200 萬美元強化合規計畫;</li>
<li>監管單位查明 Paxos 2018 年與 Binance 合作發行 BUSD 穩定幣時,未妥善盡職調查合作方,反洗錢程序有缺漏;</li>
<li>Paxos 接受 Binance 宣稱「全面限制美國使用者」說法,未獨立核查,NYDFS 於 2023 年勒令 Paxos 停止鑄造 BUSD。</li>
</ul>
<p>重要性</p>
<ul>
<li>本案顯示監管單位對穩定幣發行商合作關係嚴格審查,特別是與境外交易所合作。雖 Paxos 表示問題已於兩年半前發現並徹底改善,但此案為全行業敲警鐘,提醒發行商須嚴格盡職調查,建立完善合規體系。隨《天才法案》落地、穩定幣市場擴大,監管審查將更嚴格,與有問題交易所合作者法律風險加劇。</li>
</ul>
<h3 id="h3-8J+Pm++4j+eJueacl+aZruetvue9suihjOaUv+WRveS7pO+8jOWBnOatoumTtuihjOWvueWKoOWvhui0p+W4geS8geS4mueahOOAjOS4jeWFrOW5s+ihjOS4uuOAjQ==">🏛️川普簽署行政命令,終止銀行對加密業「不公平待遇」</h3>
<p>要點速覽</p>
<ul>
<li>川普總統簽署行政命令,禁止聯邦監管以「聲譽風險」為由加重加密業銀行監管;</li>
<li>該命令目的為終止「Operation Choke Point 2.0」,防止銀行因政治或高風險行業主觀疑慮拒絕加密公司服務;</li>
<li>聯邦準備理事會、OCC、FDIC 承諾檢視銀行客戶關係時不再考量「聲譽風險」,眾議院金融服務委員會主席 Hill、參議員 Lummis 表示支持。</li>
</ul>
<p>重要性</p>
<ul>
<li>此命令根本移除監管主觀標準,促使銀行必須基於實際法律與財務風險做決策,不得用模糊聲譽要素。明確肯定加密產業合法地位,保障其享有平等銀行權益。隨政府積極調整監管,將重塑銀行與加密產業關係,促進傳統金融與數位資產深度融合。</li>
</ul>
<p>資本布局</p>
<p>💰 Tether 收購 MiCA 許可交易所 Bit2Me 股權,領投 3270 萬美元融資</p>
<p>要點速覽</p>
<ul>
<li>穩定幣發行商 Tether 收購西班牙加密交易所 Bit2Me 少數股權並領投 3000 萬歐元(約 3270 萬美元)融資,預計交易數週內完成;</li>
<li>Bit2Me 為首間取得歐盟 MiCA 框架許可的西語交易所,CASP 牌照允許在 27 個會員國營運;</li>
<li>投資將加速 Bit2Me 歐盟及拉美(首站阿根廷)擴張,交易所成立於 2014 年,目前服務 120 萬使用者。</li>
</ul>
<p>重要性</p>
<ul>
<li>本案顯示 Tether 在 MiCA 監管收緊後,積極重塑歐洲布局。隨多家交易所去年下架或調降 USDT 優先級,Tether 投資已持牌交易所以開拓合規流通管道。充分展現 Tether 以龐大利潤(上季創 49 億美元新高)進行戰略投資,於全球多元監管環境深化業務。</li>
</ul>
<h3 id="h3-8J+SsFJpcHBsZSDlsIbmlqXotYQgMiDkur/nvo7lhYPmlLbotK3nqLPlrprluIHmlK/ku5jlubPlj7AgUmFpbA==">💰Ripple 預計以 2 億美元收購穩定幣支付平台 Rail</h3>
<p>要點速覽</p>
<ul>
<li>Ripple 宣布收購穩定幣支付平台 Rail,金額 2 億美元,預計 2025 年第 4 季完成;</li>
<li>Rail 估 2025 年可處理全球逾 10% 穩定幣支付,市值約 360 億美元;</li>
<li>收購助 Ripple 提供企業級穩定幣支付方案,支援 RLUSD、XRP 等多元資產,客戶毋須持有加密貨幣可使用入金出金服務。</li>
</ul>
<p>重要性</p>
<ul>
<li>這是 Ripple 繼 4 月以 12.5 億美元收購 Hidden Road 後另一關鍵投資,展現公司加快挺進穩定幣市場。Ripple 積極申請歐盟 MiCA 執照,RLUSD 亦獲杜拜國際金融中心監管核准,全球穩定幣業務持續擴展。此舉將使 Ripple 由跨境支付商轉型為綜合金融平台,機構級穩定幣市場競爭更顯激烈。</li>
</ul>
<h3 id="h3-5aOw5piO77ya">聲明:</h3>
<ol>
<li>本文轉載自 <a href="https://mp.weixin.qq.com/s/9eK_y7Hteu4QC2Af4zlPMA">Cobo</a>,原文標題《Cobo 穩定幣週報 NO.19:穩定幣法案實施後,下個「戰場」在哪?》,著作權屬原作者 <em>Cobo</em>,若對轉載有疑義,請洽 <a href="https://www.gate.com/questionnaire/3967">Gate Learn 團隊</a>,會儘速依流程處理。</li>
<li>免責聲明:本文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非任何投資建議。</li>
<li>本文章其他語言版本由 Gate Learn 團隊翻譯,未提及 <a href="http://gate.io/">Gate</a> 前,不得複製、傳播或抄襲翻譯內容。</li>
</ol>
中級

轉載原文標題《Cobo 穩定幣週報 NO.19:穩定幣法案實施後,下個「戰場」在哪?》

市場總覽與成長亮點

穩定幣總市值已達 2696.96 億美元,週環比增加 26.06 億美元。市場方面,USDT 仍保持壓倒性領導地位,市占率 61.25%;USDC 排名第二,市值 645.02 億美元,佔 23.92%。

區塊鏈網路分布,穩定幣市值前三大網路:

  1. 以太坊:1357.86 億美元
  2. 波場(Tron):829.95 億美元
  3. Solana:114.31 億美元

本週市值增長最快網路 TOP3:

  1. Berachain:+96.57%(USDT 佔 43.15%)
  2. XRPL:+49.84%(RLUSD 佔 49.11%)
  3. Sei:+47.95%(USDC 佔 85.96%)

資料來源:DefiLlama

🎯 美國《銀行保密法》與穩定幣支付的隱私需求

美國穩定幣法案實施後,隱私迅速成為監管與市場新焦點。

穩定幣總市值已突破 2700 億美元,並迅速被納入主流支付體系,「鏈上高度透明」反而暴露出新問題。因公鏈每筆交易永久可被查閱,企業財務、供應鏈、薪資結構皆公開,散戶或許只是困擾,但企業和機構則難以接受。這意味競爭對手能即時掌握每一筆支付,若不解決這個問題,穩定幣於商業支付和機構結算的推動將被大幅限制。

隱私成為主要障礙,穩定幣在商業支付與機構結算的普及將受阻。Coinbase 首席法務官 Paul Grewal 最近指出,《GENIUS Act》等法案若要發揮作用,必須同步升級《銀行保密法》。現有模式效率低下,且敏感資訊集中保存,成為駭客攻擊目標,反洗錢效果不佳。

Grewal 強調,隱私與安全並非零和關係。零知識證明(ZKP)、分散式身份(DID)等技術已能達成「合規驗證但不暴露原始資料」,機構僅看驗證結果,不必接觸所有資料,達成資料最小化與精準監管的平衡。他呼籲美國財政部主導建立公私協力機制,優先改造可快速對接 ZKP 的合規流程,把監控重點放在可疑交易關鍵資料,並結合 AI 風控強化效率。如此既能維持監管精度,又全面保護隱私,有助穩定幣的機構化落地,讓美國在數位資產制度化與全球競爭中搶占先機。

🎯 美國利息禁令下,穩定幣的「獎勵經濟學」

監管限制往往激發出意想不到的創新。以《GENIUS Act》為例,該法案禁止穩定幣發行方直接對使用者支付利息,目的是遏止高風險行為,卻促成具收益穩定幣爆發增長。自法案通過以來,Ethena USDe 等相關產品供給暴增數十億美元,其收益依交易所資金費率而非國債,成功繞開法規。

在監管真空下,Coinbase 和 PayPal 直接把穩定幣回饋金設計為「獎勵」,避開只限定發行方的規定。Coinbase 做為 USDC 通路商,將 Circle 的收益回饋使用者;PayPal 藉由 Paxos 隔離發行人風險,持續提供 4.5% 年化回報。Anchorage 與 Ethena Labs 更把穩定幣收益與貝萊德 BUIDL 等代幣資產掛鉤,建立機構級符合法規收益通路。

支付利息已成新、舊市場吸納資金的重要手段。Coinbase 更把「利息獎勵」嵌入式錢包 SDK 直接 API 介接,降低開發者串接年化收益的門檻;在拉美等高通膨地區,Slash 推出的 USDSL 提供 4.5% 年化獎勵,結合美元資產抗貶特性,迅速吸納資金。穩定幣正以更精密且符合法規的金融工程高效傳遞底層資產回報,同時重塑使用者關係與價值分配架構。

🎯 香港《穩定幣條例》生效關鍵詞——透明與全鏈路監管

香港《穩定幣條例》正式生效,市場掀起強制身分驗證、境外穩定幣政策及 DeFi 相容性討論。事實上,此法核心並非「全面封殺」,而是針對「在港發行」與「港元計價」穩定幣,尤其是人民幣相關代幣化資產。USDT、USDC 等境外穩定幣在二級市場流通不受直接規範。香港政策明確,掌握發行源頭,以高門檻監管聚焦高價值場景,包括人民幣資產代幣化與離岸人民幣穩定幣,打造「準主權級結算工具」,形成美國市場導向與歐盟標準差異化競爭。

條例關鍵詞為「透明」與「全鏈路監管」。自發行、保管、清算、分發全生命周期都設嚴格標準,牌照門檻高,下游保管、分發、清算也要符合法規。銀行、支付機構、區塊鏈基礎設施統一納管,分發機制由「開放」轉為「許可」。此格局下,掌握 MPC 錢包、區塊鏈合規、資金風險控管能力的基礎設施供應商,將成銀行與科技巨頭的關鍵合作方。

嚴格監管也帶來新行業挑戰。發行方需對下游生態(保管、分發、清算等第三方)負最終合規責任。所有參與者都需同時符合技術與制度標準。這不僅促使行業專業化,也為基礎設施商帶來巨大商機。例如,技術供應商要能提供多簽、MPC、HSM 等分權機制與 MPC 錢包技術,協助發行方把私鑰安全升級為信賴基石,在保障資產主權及法律責任可追溯間取得平衡。此技術讓錢包從單一工具升級為合規安全入口。

市場採用

🌱 摩根大通:DeFi 與資產通證化成長「仍令人失望」

要點速覽

  • DeFi 總鎖倉量(TVL)尚未回到 2021 年高點,主要參與者仍為散戶與加密原生企業,傳統金融機構幾乎不參與;
  • 全球通證化資產總量僅約 250 億美元,分析師認為「非常微小」,其中已發行的 60 餘種通證化債券總價值 80 億美元,二級市場交易量極低;
  • 機構採用面臨三大障礙:缺乏統一跨境監管、區塊鏈上投資法律模糊、智能合約執行與協議安全性不足。

重要性

  • 本報告揭示 DeFi 與通證化「落地應用」與「市場宣傳」脫節。雖技術與基礎設施不斷完善,也有符合 KYC 的金庫與許可放貸池,但傳統金融機構仍採觀望態度。報告指出:傳統金融系統受 Fintech 推動,正邁向更快更低成本結算與支付,可能削弱區塊鏈之必要性,加密產業亟需開發更具說服力的機構級應用。

🌱 Remitly 啟用穩定幣技術優化跨境支付,將推多幣種數位錢包

要點速覽

  • Remitly 預計 9 月推出多幣種「Remitly Wallet」,支援法幣與穩定幣儲存,特別服務通膨高或匯率波動國家使用者;
  • 攜 Stripe 旗下 Bridge 合作,為 170 多國使用者提供穩定幣收款選項,拓展既有法幣支付網絡;
  • Remitly 已將 USDC 等美元穩定幣整合於內部財務流,實現全天候資金流動,降低預存資金需求,提高資本效率。

重要性

  • 此舉標誌跨境支付主流企業開始大規模應用穩定幣技術。整合穩定幣至核心業務,不僅為高通膨市場使用者提供價值保存,更解決傳統匯款系統的流動性困境。此創新將加速穩定幣在支付場景的落地,為全球數億依賴跨境金融服務者提供更高效、低成本方案,特別利於金融基礎薄弱地區。

🌱 Tether CEO:40% 區塊鏈手續費來自 USDT 轉帳

要點速覽

  • Tether CEO Paolo Ardoino 發言稱,全球 40% 區塊鏈手續費用於 USDT 轉帳,該數據涵蓋 9 條主要公鏈;
  • 新興市場數億使用者每日以 USDT 對抗本地匯率貶值及通膨,已是區塊鏈最活躍應用之一;
  • 在加密語境,「交易」通常指交易所內買賣、換手、套利等多發生於內部系統或流動池,不需每次產生獨立區塊鏈上手續費。而區塊鏈上 USDT 轉帳與手續費,意味資金在錢包或地址間移轉,屬於「真實用途」,而非純投機。

重要性

  • 此資料突顯 USDT 已成區塊鏈生態主導應用,遠勝其他場景。Paolo 預估未來區塊鏈競爭將圍繞 Gas 費與 USDT 手續費展開,顯示穩定幣已從交易媒介進化成真正回應金融需求的解決方案,特別在經濟動盪地區,更展示區塊鏈促進金融普惠的實質力量。

宏觀趨勢🔮 瑞穗銀行:Coinbase Q2 財報揭示 Circle USDC 利潤率下滑

要點速覽

  • Mizuho 分析師估算 Circle 第二季自 USDC 儲備獲利約 6.25 億美元,其中 3.325 億美元分給 Coinbase;
  • 隨 Binance 等新分銷夥伴加入,分析師認為 Circle 淨儲備利潤壓力增大,分銷成本居高不下且持續增加;
  • GENIUS 法案通過後,JPMorgan、美國銀行預計推自家穩定幣,加重美元穩定幣市場競爭。

重要性

  • 儘管 Circle IPO 強勢,Mizuho 仍給予「表現不佳」評級與 85 美元目標價,認為市場低估 USDC 所面臨的風險。Circle 擴大分銷通路,原先 Coinbase 獨佔利益分配被打破,恐削弱其利潤能力。利率下調預期及銀行入場,USDC 優勢受挑戰,將牽動穩定幣格局深層變化。

🔮 美財政部創新高擴大短債發行,穩定幣成新買家

要點速覽

  • 美國財政部拍賣四周期國庫券金額達 1000 億美元,創歷史新高,較前次增加 50 億美元,八周期和十七周期維持既有規模;
  • 短債收益率超過 4%,吸引大量投資者,第二季短債 ETF 淨流入達 167 億美元,年增一倍;
  • 財政借款諮詢委員會指「穩定幣發行量增加」成國債新增需求,《天才法案》要求穩定幣發行方持有國債等安全資產。

重要性

  • 川普政府偏好短期融資,財長貝森特認為現行利率下發行長債成本過高。穩定幣需求成國庫券市場新變因,監管要求穩定幣發行方持有安全資產也創造新結構性買盤。同時,全球央行減持美元資產、改佈局黃金,美銀預測金價可望突破 4000 美元,反映市場對美國債務安全的持續疑慮。

🔮《GENIUS 法案》通過後,具收益穩定幣供給激增

要點速覽

  • 自 7 月 18 日《天才法案》簽署,具收益穩定幣 Ethena USDe 供給量成長 70%,達 94.9 億美元,居市值第三;
  • Sky USDS 同期供給量成長 23%,至 48.1 億美元,市值第四,皆以質押機制為持有者創造收益;
  • 目前 USDe 質押年化報酬率 10.86%,USDS 為 4.75%,考量美國 6 月通膨率 2.7%,實質報酬率分別為 8.16%、2.05%。

重要性

  • 《天才法案》禁止穩定幣發行方直接支付收益,卻加速可質押穩定幣爆發成長。投資人改選協議原生質押機制獲益,規避監管。穩定幣市場今年已從 2050 億美元成長至 2680 億美元,分析師估年底可達 3000 億美元。即便監管緊縮,市場對高收益美元替代品需求依然強烈,進一步推動 DeFi 應用新一波創新與採用。

新品速遞👀 前蘋果工程師推隱私保護加密 Visa 卡 Payy

要點速覽

  • Payy Visa 卡以零知識證明(ZKP)技術及自家區塊鏈實現隱私支付,穩定幣交易金額不會區塊鏈上公開;
  • 由前蘋果 iOS 工程師 Sid Gandhi 創立的 Polybase Labs 開發,耗時三年,兼顧交易隱私與合規;
  • 設計針對一般使用者,主打極簡入門及友善體驗,讓使用者即使不懂區塊鏈也能自行保管穩定幣。

重要性

  • Payy 創新解決加密支付最大痛點——交易隱私與易用性。傳統區塊鏈支付多在區塊鏈上公開紀錄,Payy 能保障監管合規同時維持交易隱私。代表加密支付邁向主流化重大一步,也提供自行保管穩定幣日常支付可行方案,有望成為傳統銀行真正替代選擇。

👀MetaMask 可能與 Stripe 合作推美元穩定幣 mmUSD

要點速覽

  • 一份誤發的 Aave 治理提案顯示,MetaMask 正與支付巨頭 Stripe 合作推 mmUSD 美元穩定幣,M^0 平台亦參與支援;
  • 提案指出 mmUSD 將成 MetaMask 生態「基石資產」,原生整合所有錢包、交易、買賣、收益等功能;
  • 提案已迅速遭刪除,Aave Chan Initiative 創辦人 Marc Zeller 表示公布時機過於提前,但確認內容屬實。

重要性

  • 這是繼 PayPal、Robinhood 後,又一科技巨頭進軍穩定幣市場。MetaMask 為最大加密錢包之一,與 Stripe 合作推穩定幣,有助加速穩定幣於 Web3 與傳統支付場景的融合發展。

👀Coinbase 推嵌入式錢包工具組,簡化 Web3 使用者導入流程

要點速覽

  • Coinbase 在開發者平台(CDP)新增 Embedded Wallets SDK,讓開發者可無縫整合自行保管錢包至應用程式;
  • 該 SDK 內建加密貨幣入金、代幣兌換及 USDC 4.1% 年化收益,目標是消除使用者體驗與自行保管風險的取捨;
  • 不同於傳統錢包,使用者可用 Email、簡訊或 OAuth 直接登入,無須安裝擴充或記憶助記詞,大幅簡化初次體驗。

重要性

  • 此舉展現 Coinbase 於 Web3 基礎建設關鍵佈局,降低開發門檻助力應用普及。新工具與 Coinbase DEX 採相同安全架構,提供企業級保障,也解決加密領域最大痛點——複雜使用者導入。這是 Coinbase 將錢包打造成超級應用的戰略核心,更鞏固其連結加密與傳統網路的橋樑地位。

👀 美國數位銀行 Slash 推出 Stripe Bridge 發行之穩定幣,支援非美企業收付 USD 及穩定幣

要點速覽

  • 舊金山數位銀行 Slash 領先推出由 Stripe Bridge 平台發行的 USDSL 美元穩定幣;
  • 穩定幣主打企業美元支付能力,無需美國銀行帳戶即可全球收付,加速結算、降低匯兌成本;
  • 這項舉措正值 GENIUS 法案正式生效之際,該法案為美國穩定幣產業與發行商建立監管基礎。

重要性

  • 隨監管明朗化,金融科技業加速入局。Slash 運用 Stripe Bridge 發行穩定幣,體現傳統金融與加密技術融合新趨勢,可解決跨境支付效率與成本痛點。也顯示穩定幣於商業支付場景已由理念邁向落地。

👀 川普家族關聯 World Liberty 推 USD1 穩定幣忠誠計畫

要點速覽

  • 美國前總統川普家族支持的 DeFi 項目 World Liberty Financial 推出 USD1 積分計畫,仿效航空里程模式,首批合作包括 Gate 等交易所;
  • 使用者可透過交易 USD1 幣對、持有餘額、質押賺取收益、在核准 DeFi 協議及 WLFI app 互動賺取積分;
  • World Liberty Financial 於 4 月推出 USD1 穩定幣,聲稱完全由美國短期國債、美元存款和其他現金等價物支持,並由 BitGo Trust Company 發行。

重要性

  • 川普及其三名子女皆任 World Liberty Financial 大使或倡議者,政商關係引發利益衝突疑慮。USD1 積分計畫首創穩定幣與忠誠獎勵結合,展現穩定幣在競爭激烈下強化使用者黏性的創新,也反映政府與加密產業更緊密互動。

👀 摩根大通推 Kinexys 區塊鏈日內回購新方案

要點速覽

  • 摩根大通聯手 HQLA-X、Ownera 推「跨數位帳本解決方案」,回購交易商可於 Kinexys 網路區塊鏈存款帳戶間交換資金和證券;
  • 工具支援回購交易全周期管理,包含執行、抵押品管理、結算,精確指定分鐘級結算與到期;
  • 第一階段方案已可處理日均 10 億美元交易量,設計為行業平台,未來可延展至多交易場所、抵押品來源、數位現金工具。

重要性

  • 摩根大通引領銀行業區塊鏈創新,Kinexys(原 Onyx)成該行數位資產策略核心。平台未來可支援存款代幣、穩定幣、央行數位貨幣,降低市場碎片化。摩根大通推出 JPMD 類穩定幣並與 Coinbase 合作,標誌華爾街區塊鏈技術已進入實用化階段,為機構級數位資產基礎設施樹立新標竿。

監管合規🏛️Paxos 因 Binance BUSD 合作遭紐約監管裁罰 4850 萬美元

要點速覽

  • Paxos Trust Company 向紐約州金融服務部(NYDFS)支付 2650 萬美元罰款,並額外投入 2200 萬美元強化合規計畫;
  • 監管單位查明 Paxos 2018 年與 Binance 合作發行 BUSD 穩定幣時,未妥善盡職調查合作方,反洗錢程序有缺漏;
  • Paxos 接受 Binance 宣稱「全面限制美國使用者」說法,未獨立核查,NYDFS 於 2023 年勒令 Paxos 停止鑄造 BUSD。

重要性

  • 本案顯示監管單位對穩定幣發行商合作關係嚴格審查,特別是與境外交易所合作。雖 Paxos 表示問題已於兩年半前發現並徹底改善,但此案為全行業敲警鐘,提醒發行商須嚴格盡職調查,建立完善合規體系。隨《天才法案》落地、穩定幣市場擴大,監管審查將更嚴格,與有問題交易所合作者法律風險加劇。

🏛️川普簽署行政命令,終止銀行對加密業「不公平待遇」

要點速覽

  • 川普總統簽署行政命令,禁止聯邦監管以「聲譽風險」為由加重加密業銀行監管;
  • 該命令目的為終止「Operation Choke Point 2.0」,防止銀行因政治或高風險行業主觀疑慮拒絕加密公司服務;
  • 聯邦準備理事會、OCC、FDIC 承諾檢視銀行客戶關係時不再考量「聲譽風險」,眾議院金融服務委員會主席 Hill、參議員 Lummis 表示支持。

重要性

  • 此命令根本移除監管主觀標準,促使銀行必須基於實際法律與財務風險做決策,不得用模糊聲譽要素。明確肯定加密產業合法地位,保障其享有平等銀行權益。隨政府積極調整監管,將重塑銀行與加密產業關係,促進傳統金融與數位資產深度融合。

資本布局

💰 Tether 收購 MiCA 許可交易所 Bit2Me 股權,領投 3270 萬美元融資

要點速覽

  • 穩定幣發行商 Tether 收購西班牙加密交易所 Bit2Me 少數股權並領投 3000 萬歐元(約 3270 萬美元)融資,預計交易數週內完成;
  • Bit2Me 為首間取得歐盟 MiCA 框架許可的西語交易所,CASP 牌照允許在 27 個會員國營運;
  • 投資將加速 Bit2Me 歐盟及拉美(首站阿根廷)擴張,交易所成立於 2014 年,目前服務 120 萬使用者。

重要性

  • 本案顯示 Tether 在 MiCA 監管收緊後,積極重塑歐洲布局。隨多家交易所去年下架或調降 USDT 優先級,Tether 投資已持牌交易所以開拓合規流通管道。充分展現 Tether 以龐大利潤(上季創 49 億美元新高)進行戰略投資,於全球多元監管環境深化業務。

💰Ripple 預計以 2 億美元收購穩定幣支付平台 Rail

要點速覽

  • Ripple 宣布收購穩定幣支付平台 Rail,金額 2 億美元,預計 2025 年第 4 季完成;
  • Rail 估 2025 年可處理全球逾 10% 穩定幣支付,市值約 360 億美元;
  • 收購助 Ripple 提供企業級穩定幣支付方案,支援 RLUSD、XRP 等多元資產,客戶毋須持有加密貨幣可使用入金出金服務。

重要性

  • 這是 Ripple 繼 4 月以 12.5 億美元收購 Hidden Road 後另一關鍵投資,展現公司加快挺進穩定幣市場。Ripple 積極申請歐盟 MiCA 執照,RLUSD 亦獲杜拜國際金融中心監管核准,全球穩定幣業務持續擴展。此舉將使 Ripple 由跨境支付商轉型為綜合金融平台,機構級穩定幣市場競爭更顯激烈。

聲明:

  1. 本文轉載自 Cobo,原文標題《Cobo 穩定幣週報 NO.19:穩定幣法案實施後,下個「戰場」在哪?》,著作權屬原作者 Cobo,若對轉載有疑義,請洽 Gate Learn 團隊,會儘速依流程處理。
  2. 免責聲明:本文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非任何投資建議。
  3. 本文章其他語言版本由 Gate Learn 團隊翻譯,未提及 Gate 前,不得複製、傳播或抄襲翻譯內容。
本文深入探討穩定幣供應量的變化與隱私技術的應用,並詳細分析市場成長亮點、區塊鏈網路分佈、隱私保護技術的進展,以及監管與合規的最新動向。
8/12/2025, 9:31:48 AM
<ul>
<li><p>循環貸款已成為 DeFi 主流玩法,促使底層借貸基礎設施平台基本面增強,並篩汰了跟不上市場熱潮的借貸協議。</p>
</li><li><p>Euler Finance 憑藉允許任何人部署借貸 Vault 的 EVK 架構脫穎而出,基本面與幣價雙雙強勢上漲,未來若部署 RWA 資產借貸,將再度帶動新一波成長動能。</p>
</li><li><p>Aave 因 USDe 及 PT-USDe 上線、Umbrella 機制啟動及 GHO 跨鏈發行,上半年業務表現均穩健成長。</p>
</li><li><p>Lido Finance 收入模型讓專案表現亮眼,未來成長空間將由華爾街對 ETH 質押收益的需求驅動。</p>
</li><li><p>Jito 結合 MEV 基礎設施營運優勢、jitoSOL 龍頭地位與未來 jito 上再質押應用的開展,2025 年第 2 季起有望展現強勢表現。</p>
</li></ul>
<h2 id="h2-5YCf6LS35Y2P6K6u55qE6LS555So5p2l5rqQ77yf">借貸協議的費用來源?</h2><p><img src="https://s3.ap-northeast-1.amazonaws.com/gimg.gateimg.com/learn/9921c096922eddcd73a0c56957bee39abedb007c.jpg" alt=""></p>
<p>主要費用來源為所有借款頭寸(不論未平倉、已平倉或已清算)的利息總額。這部分利息收入會依比例分配給流動性提供者及 DAO 國庫。</p>
<p>此外,當借款倉位超過設定的 LTV 上限時,協議會允許清算人執行清算。各類資產皆有專屬清算罰金,協議則取得抵押資產並進行拍賣或採用 Fluid 的「流動性清算」機制。</p>
<h2 id="h2-5LuOIEFhdmUg55qE6LSi5Yqh5oql6KGo6IO955yL5Yiw5LuA5LmI77yf">從 Aave 的財務報表能看出什麼?</h2><p><img src="https://s3.ap-northeast-1.amazonaws.com/gimg.gateimg.com/learn/8167815f7620e2b8c5da042f23fd2782c4ce5f06.jpg" alt=""></p>
<p><a href="https://github.com/aave" title="&#64;aave" class="at-link">@aave</a> 協議於年初費用與收入達高峰,隨後因大盤調整而逐步下滑。個人認為五月後數據回升主因是 USDe + PT-USDe 上線,因本輪規模最大的循環借貸需求正由 Pendle PT 類資產及 Ethena 穩定幣推動。</p>
<p>數據顯示,在 PT-sUSDe 上線初期,近 1 億美元供應額度迅速湧入 Aave 市場。</p>
<p>Umbrella 機制於六月正式啟用,截至目前已吸引約 $300M 資金參加存款保障。同時,Aave 原生穩定幣 GHO 跨鏈發行量持續成長(目前流通量約 $200M),多鏈應用場景同步擴展。</p>
<p>多重利多助力下,Aave 七月迎來全面突破:</p>
<p>-Net Deposit 突破 48 億美元,穩居全網第一;</p>
<ul>
<li><p>協議淨利潤六月環比增近 5 倍,達約 $8M;</p>
</li><li><p>以市銷率、市盈率計算,Aave 仍屬賽道低估值專案。</p>
</li></ul>
<p>依現有成長趨勢及產品成熟度,未來預期有更多傳統機構選擇 Aave 作為 DeFi 首選平台。不論是費用收入、TVL 或協議獲利,Aave均有望再創新高,穩固其 DeFi 領導地位。</p>
<h2 id="h2-5LuOIENvbXBvdW5kIOeahOi0ouWKoeaKpeihqOiDveeci+WIsOihsOiQveeahOW+geWFhu+8nw==">從 Compound 財務報表看衰退徵兆?</h2><p><a href="https://github.com/compoundfinance" title="&#64;compoundfinance" class="at-link">@compoundfinance</a> 雖為老牌借貸協議,但資產多元化及市場敏感度明顯不如 Aave。Aave 緊貼市場,已上線多種再質押 ETH(如 rETH、ETHx、cbETH),質押 BTC(如 lBTC、tBTC)及 Pendle PT 類資產,這些 Compound 都未支援。</p>
<p><img src="https://s3.ap-northeast-1.amazonaws.com/gimg.gateimg.com/learn/e9c321e9321e61fcc6c40f100a3e385cf922ca4f.jpg" alt=""></p>
<p>因資產支援有限,Compound 借貸模式相對單調,缺乏循環借貸場景與組合策略,導致用戶黏著度及資金利用率低落。財務面來看,Compound 自 2025 年年初至今持續虧損,協議淨收益維持於 –$0.11M 至 –$0.25M,代幣價格累計下跌約 40%。</p>
<p>目前 DeFi 生態中,循環借貸已是基礎應用,並衍生出 <a href="https://github.com/EulerFinance" title="&#64;EulerFinance" class="at-link">@EulerFinance</a>、<a href="https://github.com/MorphoLabs" title="&#64;MorphoLabs" class="at-link">@MorphoLabs</a>、<a href="https://github.com/SiloFinance" title="&#64;SiloFinance" class="at-link">@SiloFinance</a> 等專注複雜槓桿與組合策略的底層協議。缺乏相關場景支援代表 Compound 正逐漸流失主流循環借貸用戶。</p>
<p>財務報表亦顯示,Compound TVL 半年來僅微幅成長(+0.46%),協議收入亦未明顯改善,整體成長與 <a href="https://github.com/Aave" title="&#64;Aave" class="at-link">@Aave</a> 差距持續擴大。顯示產品演進及生態整合緩慢,若資產支援和功能拓展無法加速,未來將更邊緣化於 DeFi 借貸主流。</p>
<h2 id="h2-RXVsZXIg55qEIFRWTC8g5pS25YWlIC8g5biB5Lu36YO95pyJ5pi+6JGX5aKe5bmF">Euler 的 TVL / 收入 / 幣價均明顯成長</h2><p><a href="https://github.com/eulerfinance" title="&#64;eulerfinance" class="at-link">@eulerfinance</a> 最顯著特色是開放任何開發者或協議在 EVK(Euler Vault Kit)架構下自建 Vault 納入 Euler 信貸生態,此性能深度契合循環借貸主流,各類長尾資產也能在 Euler 部署借貸,顯著提升項目方收入來源,並增強用戶玩法多樣性。</p>
<p><img src="https://s3.ap-northeast-1.amazonaws.com/gimg.gateimg.com/learn/ee858ce1544500e076a6361676004666a020f1ff.jpg" alt=""></p>
<p>與 aave 類似,Euler 今年 4 月上線市場最大循環借貸資產 PT-USDe 後,協議月收入及 TVL 分別成長約 72% 與 42%,展現強勁動能。</p>
<p>觀察上半年表現,Euler 是 TVL 及活躍借貸成長最快協議之一,TVL 增幅高達 800%,活躍借貸量更飆升 1160%,強勢躍進借貸賽道。</p>
<p>項目亦積極與空投專案及激勵平台(如 <a href="https://github.com/TurtleDotXYZ" title="&#64;TurtleDotXYZ" class="at-link">@TurtleDotXYZ</a>、<a href="https://github.com/Merkl_XYZ" title="&#64;Merkl_XYZ" class="at-link">@Merkl_XYZ</a>)合作,緊跟本輪週期另一重要熱潮—積分及空投經濟,透過激勵機制提升用戶於平台存款及借貸意願。</p>
<p>此策略成效明顯:協議費用由 $0.1M 增至 $0.45M,代幣價格同期也大漲約 200%。</p>
<p>EVK 作為模組化、可組合且無需授權的信貸基礎設施,其潛力遠超現有範疇。若能順利將 RWA 資產導入 Euler 借貸框架,TVL 未來有望幾何式爆發。</p>
<h2 id="h2-Rmx1aWQg5oqA5pyv5aOB5Z6S5bim5p2l5Z+65pys6Z2i5aKe6ZW/5LmQ6KeC">Fluid 技術壁壘帶動基本面樂觀成長</h2><p><a href="https://github.com/0xFluid" title="&#64;0xFluid" class="at-link">@0xFluid</a> 為借貸領域成長速度僅次 euler 的新秀協議,TVL 自年初增長約 53%,目前鎖倉規模已與 Euler 持平。其成為黑馬主因在全新借貸機制設計及資本效率出色。</p>
<p><img src="https://s3.ap-northeast-1.amazonaws.com/gimg.gateimg.com/learn/f58e0f6783c135ee14507caa54fd167eeb6ea157.jpg" alt=""></p>
<p>智能抵押與智能債務是最大技術壁壘,能直接抵押 LP 資產(如 ETH/wstETH、USDT/USDC),用戶借出債務並非單一資產,而是自動調節的 LP 組合。資金借出後會部署至流動性市場參與交易,反向為用戶創造收益(降低實際借款成本)。</p>
<p>此設計讓借款人利率支出進一步降低,借貸利率普遍低於傳統模式,同時 Fluid 平均支援的 LTV 上限高於 Aave,清算罰金僅 3%(Aave 為 5%),整體資本效率近似 Aave e-mode。</p>
<p>此外,Fluid 內建「一鍵循環借貸」功能,前端即可實現抵押 ETH 借穩定幣再抵押操作;存款利率頗具吸引力,即使是大戶也願意長期投入大量資金,追求穩健年化。</p>
<p>Aave 早期亦參與 Fluid 代幣投資,以 $4M 資金買入 FUID 代幣,並推動自家穩定幣 GHO 整合 Fluid 協議池。此舉不但肯定 Fluid 產品模式,也表明競爭對手正看好其成長潛力。</p>
<p>協議上半年收入自 $790K 增至 $930K,財務表現穩中向上;惟代幣同期略有下跌,主因缺少明確代幣經濟賦能及回購機制,即使協議業績亮眼,代幣價值捕捉能力仍有進步空間。</p>
<h2 id="h2-6KKr6KqJ5Li6IEVUSCBCZXRhIOeahCBMaWRvIOi0ouWKoeaKpeihqOihqOeOsOWmguS9lT8=">被譽為 ETH Beta 的 Lido 財報表現如何?</h2><p><a href="https://github.com/LidoFinance" title="&#64;LidoFinance" class="at-link">@LidoFinance</a> 截至今日約有 8.8M ETH 質押於協議,總值約 $33B,占 ETH 質押總量約 25%、 ETH 全網 7%。基本上是圈內 ETH「持有」量最大的專案(sharplink 約 440K ETH;bitmine 約 833K ETH)。</p>
<p>「ETH 質押賽道龍頭」的敘事難免被視為 ETH Beta,但專案自創立以來始終面臨一大挑戰:五年來團隊從未取得獲利。</p>
<p><img src="https://s3.ap-northeast-1.amazonaws.com/gimg.gateimg.com/learn/291578d2bf43398e3b5b6640e80283728e18ebb4.jpg" alt=""></p>
<p>解析原因需從財報細項切入。</p>
<p>Staking Rewards to holders:Lido 聚合散戶 ETH 並設立驗證節點,之後按照比例分發質押獎勵給散戶。</p>
<p>換句話說,Lido 大部分獎勵並非專案自有。2024 年為例,Lido 全年獲取 $1.034B 質押獎勵,其中 $931M 幾乎全數派發給質押者,且完全符合 Lido 協議費用機制——質押者(90%)、節點營運商(5%)與 Lido DAO 金庫(5%)</p>
<ul>
<li>Cost of Revenue:包括節點獎勵(node rewards)及 Slash 分發(slashing rewards),由 Lido 承擔</li><li>Liquidity Expense:LP 相關流動性費用</li><li>Operational Expense:LEGO Grant + TRP(Token Rewards Plan)是兩大生態資助與激勵方案,前者支持社群或開發者提出有利 Lido 創新提案,後者獎勵 DAO 核心貢獻者</li></ul>
<p>優勢是 Lido 近年成本管控明顯進步,Liquidity Expense 逐年降至 25 年約 $8.5M,Operating Expense 自 23 年起每年減少約 20%。因此在 23/24 年收入大幅成長(88%/67%)和成本降低下,專案虧損明顯收斂(-66%/-93%),今年虧損僅約 $2M。</p>
<h3 id="h3-TGlkbyDnmoTmnKrmnaXotbDlir/vvJ8=">Lido 未來發展展望?</h3><p>如果認為「ETH 質押龍頭」收入仍不理想略顯苛刻,但成本確實逐年下降。造成虧損持續的原因何在?首先,10% 手續費屬產業通例,難以更動。</p>
<p>唯一可變的是賽道規模——ETH 質押量。需注意 ETH 質押比例相較 Solana/Sui/Avax/ADA 依然偏低。外部催化劑如華爾街對 ETH 質押收益的需求將是關鍵,已知 Blackrock 已申請在 iShares ETH ETF 增設質押機能。</p>
<p>一旦有先例,ETH 質押將成機構新型收益來源,對他們而言,持有 ETH 部位可獲利息,也是額外現金流。若首選 Lido(或 Coinbase、甚至機構自營專案如 puffer),屆時將迎來賽道突破時刻。當然質押率提升後,ETH 發行獎勵也會被壓縮。</p>
<p>DAO 有成員提案開啟質押 LDO 收入共享機制,增強代幣用途與長線激勵。但此機制僅會進一步削弱團隊收入,對長期發展不利。DAO 另有「過剩盈餘分享機制」提案,相對更合理。</p>
<h2 id="h2-Sml0byDni6znibnnmoTmlLblhaXmqKHlvI8gLSBNRVYg5bCP6LS5">Jito 獨特收入結構—MEV 小費</h2><p><a href="https://github.com/jito_sol" title="&#64;jito_sol" class="at-link">@jito_sol</a> 作為 SOL 質押賽道龍頭,近「表面業務」財報表現遠優於昨日所述 lido。jito 目前質押 SOL(jitoSOL)規模約 16m SOL,占全網約 23%。</p>
<p>賽道上限即 SOL 質押率在所有 L1 屬偏高(67.18%),值得一提的是 jito 自去年 10 月起提供流動性再質押底層基礎建設,衍生多元再質押服務,VRT(Vault Receipt Tokens)提供者(如 <a href="https://github.com/fragmetric140" title="&#64;fragmetric140" class="at-link">@fragmetric140</a>、<a href="https://github.com/RenzoProtocol" title="&#64;RenzoProtocol" class="at-link">@RenzoProtocol</a>)即於其架構上運作。</p>
<p>我認為流動性再質押將是 jito 擴展業務、提升收益的關鍵主軸。現僅有約 1.1m SOL 進行再質押,佔 jito 質押 SOL 約 6%、全網約 2%。相較下,ETH 再質押 / 質押比例為約 26%,顯示 SOL 再質押仍具上升空間,正是 jito 必須搶占的市場。</p>
<p>回顧 jito 財報,先解析各項支出和收入:</p>
<p><img src="https://s3.ap-northeast-1.amazonaws.com/gimg.gateimg.com/learn/fea608192b1a6062950bda77028e4347c60af5f9.png" alt=""></p>
<ul>
<li>Bug Bounties:獎勵發現並回報協議漏洞,白帽駭客提交有效漏洞可獲獎金</li><li>Liquidity Mining Incentives:獎勵在 DeFi 平台(如 Orca、Jupiter)提供 JitoSOL 或 VRT 交易對流動性的用戶</li><li>Restaking Grants:發放給 Node Consensus Network(NCN)開發者生態,支持開發、部署及營運再質押基礎建設</li><li>Interceptor Fees:防止其他流動質押協議持有人惡意短期套利,所持 JitoSOL 會暫時凍結 10 小時,如欲提前領取須支付 10% 手續費</li><li>JitoSOL Fees:JitoSOL 由質押獎勵及 MEV 收益中抽取 4% 管理費(扣除驗證者佣金後),換算下來年化管理費約 0.3%(7%apy *4%)。</li><li>Tip Routers:MEV 每個 epoch 累積為 Tips,經 TipRouter 分發,交易小費抽取 3% 作協議費用;其中 2.7% 歸 DAO 金庫,0.15% 獎勵 JTO 質押者,0.15% 獎勵 JitoSOL 用戶</li></ul>
<h3 id="h3-5omA5Lul4oCm5ZyoIGppdG8g55qE6LSi5Yqh5oql6KGo6KeC5a+f5Yiw5Z+66YeR5Lya55qE5LuA5LmI562W55Wl77yf">那麼……從 jito 財報可以觀察到基金會哪些策略?</h3><p>拆解支出部分,Liquidity Incentive 始終是最大支出,費用自 2024 Q2 急升,現維持每季約 1m-3m。</p>
<p>主要來自基金會實施 JIP-2、JIP-13 提案,將 $JTO 用於多種 DeFi 應用激勵(主要在 @ KaminoFinance)。2024 Q2 起 jitoSOL 收入明顯提升,本質是使用 jitoSOL 進行 defi 循環操作效益提升—>質押 SOL 轉 jitoSOL 意願升—>jitoSOL 增—>質押收入增。</p>
<p>2025 年起,基金會亦提出再投入 14M JTO(約 $24M)於激勵措施,特別是再質押資產及相關 DeFi 操作成長,期望促進 VRT 採用。</p>
<p>截至 2025 Q3 已發放約 7.7m JTO 激勵。成效十分明顯,2025 年各季度收入分別上升 36%、67%、23%,幅度高於激勵發放增幅,證明屬正向回報。</p>
<p>收入方面,jitoSOL fee 與 Tip Router 為兩大來源。自 2024 Q4 起,受 Solana 生態 meme 熱潮帶動,交易量暴增,jito成為最大受益者。</p>
<p>當時 Jito tips 佔 Solana REV(Real Economic Value)41.6%-66%,自 2025 Q2 起,Tip Router 獲利超越 jitoSOL fee,顯示 jito 技術壁壘即 MEV 基礎建設,用戶願意支付 tip 以提升交易優先,這是其他公鏈罕見的經濟機制。</p>
<p>Solana 交易量激增、MEV 營運能力、jitoSOL 龍頭地位及 jito 再質押應用拓展,使專案淨獲利於 2025 Q2 大爆發,單季增 57 倍至約 $5M。雖然目前 meme 熱潮未如 24 年 pump.fun 那般瘋狂,認為未來 SOL 再質押賽道成熟後,將成 jito 新一波成長催化劑。</p>
<h3 id="h3-5aOw5piO77ya">聲明:</h3><ol>
<li>本文轉載自 [<a href="https://www.techflowpost.com/article/detail_27495.html">TechFlow</a>],著作權歸原作者 [<em>chingchalong02</em>] 所有,若對轉載有疑義,請聯絡 <a href="https://www.gate.com/questionnaire/3967">Gate Learn</a> 團隊,團隊將依相關流程盡速處理。</li><li>免責聲明:本文所表達觀點與意見屬作者個人立場,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li><li>其他語言版本由 Gate Learn 團隊翻譯,未經提到 <a href="http://gate.com/">Gate</a> 不得重製、傳播或抄襲本翻譯文章。</li></ol>
中級

  • 循環貸款已成為 DeFi 主流玩法,促使底層借貸基礎設施平台基本面增強,並篩汰了跟不上市場熱潮的借貸協議。

  • Euler Finance 憑藉允許任何人部署借貸 Vault 的 EVK 架構脫穎而出,基本面與幣價雙雙強勢上漲,未來若部署 RWA 資產借貸,將再度帶動新一波成長動能。

  • Aave 因 USDe 及 PT-USDe 上線、Umbrella 機制啟動及 GHO 跨鏈發行,上半年業務表現均穩健成長。

  • Lido Finance 收入模型讓專案表現亮眼,未來成長空間將由華爾街對 ETH 質押收益的需求驅動。

  • Jito 結合 MEV 基礎設施營運優勢、jitoSOL 龍頭地位與未來 jito 上再質押應用的開展,2025 年第 2 季起有望展現強勢表現。

借貸協議的費用來源?

主要費用來源為所有借款頭寸(不論未平倉、已平倉或已清算)的利息總額。這部分利息收入會依比例分配給流動性提供者及 DAO 國庫。

此外,當借款倉位超過設定的 LTV 上限時,協議會允許清算人執行清算。各類資產皆有專屬清算罰金,協議則取得抵押資產並進行拍賣或採用 Fluid 的「流動性清算」機制。

從 Aave 的財務報表能看出什麼?

@aave 協議於年初費用與收入達高峰,隨後因大盤調整而逐步下滑。個人認為五月後數據回升主因是 USDe + PT-USDe 上線,因本輪規模最大的循環借貸需求正由 Pendle PT 類資產及 Ethena 穩定幣推動。

數據顯示,在 PT-sUSDe 上線初期,近 1 億美元供應額度迅速湧入 Aave 市場。

Umbrella 機制於六月正式啟用,截至目前已吸引約 $300M 資金參加存款保障。同時,Aave 原生穩定幣 GHO 跨鏈發行量持續成長(目前流通量約 $200M),多鏈應用場景同步擴展。

多重利多助力下,Aave 七月迎來全面突破:

-Net Deposit 突破 48 億美元,穩居全網第一;

  • 協議淨利潤六月環比增近 5 倍,達約 $8M;

  • 以市銷率、市盈率計算,Aave 仍屬賽道低估值專案。

依現有成長趨勢及產品成熟度,未來預期有更多傳統機構選擇 Aave 作為 DeFi 首選平台。不論是費用收入、TVL 或協議獲利,Aave均有望再創新高,穩固其 DeFi 領導地位。

從 Compound 財務報表看衰退徵兆?

@compoundfinance 雖為老牌借貸協議,但資產多元化及市場敏感度明顯不如 Aave。Aave 緊貼市場,已上線多種再質押 ETH(如 rETH、ETHx、cbETH),質押 BTC(如 lBTC、tBTC)及 Pendle PT 類資產,這些 Compound 都未支援。

因資產支援有限,Compound 借貸模式相對單調,缺乏循環借貸場景與組合策略,導致用戶黏著度及資金利用率低落。財務面來看,Compound 自 2025 年年初至今持續虧損,協議淨收益維持於 –$0.11M 至 –$0.25M,代幣價格累計下跌約 40%。

目前 DeFi 生態中,循環借貸已是基礎應用,並衍生出 @EulerFinance@MorphoLabs@SiloFinance 等專注複雜槓桿與組合策略的底層協議。缺乏相關場景支援代表 Compound 正逐漸流失主流循環借貸用戶。

財務報表亦顯示,Compound TVL 半年來僅微幅成長(+0.46%),協議收入亦未明顯改善,整體成長與 @Aave 差距持續擴大。顯示產品演進及生態整合緩慢,若資產支援和功能拓展無法加速,未來將更邊緣化於 DeFi 借貸主流。

Euler 的 TVL / 收入 / 幣價均明顯成長

@eulerfinance 最顯著特色是開放任何開發者或協議在 EVK(Euler Vault Kit)架構下自建 Vault 納入 Euler 信貸生態,此性能深度契合循環借貸主流,各類長尾資產也能在 Euler 部署借貸,顯著提升項目方收入來源,並增強用戶玩法多樣性。

與 aave 類似,Euler 今年 4 月上線市場最大循環借貸資產 PT-USDe 後,協議月收入及 TVL 分別成長約 72% 與 42%,展現強勁動能。

觀察上半年表現,Euler 是 TVL 及活躍借貸成長最快協議之一,TVL 增幅高達 800%,活躍借貸量更飆升 1160%,強勢躍進借貸賽道。

項目亦積極與空投專案及激勵平台(如 @TurtleDotXYZ@Merkl_XYZ)合作,緊跟本輪週期另一重要熱潮—積分及空投經濟,透過激勵機制提升用戶於平台存款及借貸意願。

此策略成效明顯:協議費用由 $0.1M 增至 $0.45M,代幣價格同期也大漲約 200%。

EVK 作為模組化、可組合且無需授權的信貸基礎設施,其潛力遠超現有範疇。若能順利將 RWA 資產導入 Euler 借貸框架,TVL 未來有望幾何式爆發。

Fluid 技術壁壘帶動基本面樂觀成長

@0xFluid 為借貸領域成長速度僅次 euler 的新秀協議,TVL 自年初增長約 53%,目前鎖倉規模已與 Euler 持平。其成為黑馬主因在全新借貸機制設計及資本效率出色。

智能抵押與智能債務是最大技術壁壘,能直接抵押 LP 資產(如 ETH/wstETH、USDT/USDC),用戶借出債務並非單一資產,而是自動調節的 LP 組合。資金借出後會部署至流動性市場參與交易,反向為用戶創造收益(降低實際借款成本)。

此設計讓借款人利率支出進一步降低,借貸利率普遍低於傳統模式,同時 Fluid 平均支援的 LTV 上限高於 Aave,清算罰金僅 3%(Aave 為 5%),整體資本效率近似 Aave e-mode。

此外,Fluid 內建「一鍵循環借貸」功能,前端即可實現抵押 ETH 借穩定幣再抵押操作;存款利率頗具吸引力,即使是大戶也願意長期投入大量資金,追求穩健年化。

Aave 早期亦參與 Fluid 代幣投資,以 $4M 資金買入 FUID 代幣,並推動自家穩定幣 GHO 整合 Fluid 協議池。此舉不但肯定 Fluid 產品模式,也表明競爭對手正看好其成長潛力。

協議上半年收入自 $790K 增至 $930K,財務表現穩中向上;惟代幣同期略有下跌,主因缺少明確代幣經濟賦能及回購機制,即使協議業績亮眼,代幣價值捕捉能力仍有進步空間。

被譽為 ETH Beta 的 Lido 財報表現如何?

@LidoFinance 截至今日約有 8.8M ETH 質押於協議,總值約 $33B,占 ETH 質押總量約 25%、 ETH 全網 7%。基本上是圈內 ETH「持有」量最大的專案(sharplink 約 440K ETH;bitmine 約 833K ETH)。

「ETH 質押賽道龍頭」的敘事難免被視為 ETH Beta,但專案自創立以來始終面臨一大挑戰:五年來團隊從未取得獲利。

解析原因需從財報細項切入。

Staking Rewards to holders:Lido 聚合散戶 ETH 並設立驗證節點,之後按照比例分發質押獎勵給散戶。

換句話說,Lido 大部分獎勵並非專案自有。2024 年為例,Lido 全年獲取 $1.034B 質押獎勵,其中 $931M 幾乎全數派發給質押者,且完全符合 Lido 協議費用機制——質押者(90%)、節點營運商(5%)與 Lido DAO 金庫(5%)

  • Cost of Revenue:包括節點獎勵(node rewards)及 Slash 分發(slashing rewards),由 Lido 承擔
  • Liquidity Expense:LP 相關流動性費用
  • Operational Expense:LEGO Grant + TRP(Token Rewards Plan)是兩大生態資助與激勵方案,前者支持社群或開發者提出有利 Lido 創新提案,後者獎勵 DAO 核心貢獻者

優勢是 Lido 近年成本管控明顯進步,Liquidity Expense 逐年降至 25 年約 $8.5M,Operating Expense 自 23 年起每年減少約 20%。因此在 23/24 年收入大幅成長(88%/67%)和成本降低下,專案虧損明顯收斂(-66%/-93%),今年虧損僅約 $2M。

Lido 未來發展展望?

如果認為「ETH 質押龍頭」收入仍不理想略顯苛刻,但成本確實逐年下降。造成虧損持續的原因何在?首先,10% 手續費屬產業通例,難以更動。

唯一可變的是賽道規模——ETH 質押量。需注意 ETH 質押比例相較 Solana/Sui/Avax/ADA 依然偏低。外部催化劑如華爾街對 ETH 質押收益的需求將是關鍵,已知 Blackrock 已申請在 iShares ETH ETF 增設質押機能。

一旦有先例,ETH 質押將成機構新型收益來源,對他們而言,持有 ETH 部位可獲利息,也是額外現金流。若首選 Lido(或 Coinbase、甚至機構自營專案如 puffer),屆時將迎來賽道突破時刻。當然質押率提升後,ETH 發行獎勵也會被壓縮。

DAO 有成員提案開啟質押 LDO 收入共享機制,增強代幣用途與長線激勵。但此機制僅會進一步削弱團隊收入,對長期發展不利。DAO 另有「過剩盈餘分享機制」提案,相對更合理。

Jito 獨特收入結構—MEV 小費

@jito_sol 作為 SOL 質押賽道龍頭,近「表面業務」財報表現遠優於昨日所述 lido。jito 目前質押 SOL(jitoSOL)規模約 16m SOL,占全網約 23%。

賽道上限即 SOL 質押率在所有 L1 屬偏高(67.18%),值得一提的是 jito 自去年 10 月起提供流動性再質押底層基礎建設,衍生多元再質押服務,VRT(Vault Receipt Tokens)提供者(如 @fragmetric140@RenzoProtocol)即於其架構上運作。

我認為流動性再質押將是 jito 擴展業務、提升收益的關鍵主軸。現僅有約 1.1m SOL 進行再質押,佔 jito 質押 SOL 約 6%、全網約 2%。相較下,ETH 再質押 / 質押比例為約 26%,顯示 SOL 再質押仍具上升空間,正是 jito 必須搶占的市場。

回顧 jito 財報,先解析各項支出和收入:

  • Bug Bounties:獎勵發現並回報協議漏洞,白帽駭客提交有效漏洞可獲獎金
  • Liquidity Mining Incentives:獎勵在 DeFi 平台(如 Orca、Jupiter)提供 JitoSOL 或 VRT 交易對流動性的用戶
  • Restaking Grants:發放給 Node Consensus Network(NCN)開發者生態,支持開發、部署及營運再質押基礎建設
  • Interceptor Fees:防止其他流動質押協議持有人惡意短期套利,所持 JitoSOL 會暫時凍結 10 小時,如欲提前領取須支付 10% 手續費
  • JitoSOL Fees:JitoSOL 由質押獎勵及 MEV 收益中抽取 4% 管理費(扣除驗證者佣金後),換算下來年化管理費約 0.3%(7%apy *4%)。
  • Tip Routers:MEV 每個 epoch 累積為 Tips,經 TipRouter 分發,交易小費抽取 3% 作協議費用;其中 2.7% 歸 DAO 金庫,0.15% 獎勵 JTO 質押者,0.15% 獎勵 JitoSOL 用戶

那麼……從 jito 財報可以觀察到基金會哪些策略?

拆解支出部分,Liquidity Incentive 始終是最大支出,費用自 2024 Q2 急升,現維持每季約 1m-3m。

主要來自基金會實施 JIP-2、JIP-13 提案,將 $JTO 用於多種 DeFi 應用激勵(主要在 @ KaminoFinance)。2024 Q2 起 jitoSOL 收入明顯提升,本質是使用 jitoSOL 進行 defi 循環操作效益提升—>質押 SOL 轉 jitoSOL 意願升—>jitoSOL 增—>質押收入增。

2025 年起,基金會亦提出再投入 14M JTO(約 $24M)於激勵措施,特別是再質押資產及相關 DeFi 操作成長,期望促進 VRT 採用。

截至 2025 Q3 已發放約 7.7m JTO 激勵。成效十分明顯,2025 年各季度收入分別上升 36%、67%、23%,幅度高於激勵發放增幅,證明屬正向回報。

收入方面,jitoSOL fee 與 Tip Router 為兩大來源。自 2024 Q4 起,受 Solana 生態 meme 熱潮帶動,交易量暴增,jito成為最大受益者。

當時 Jito tips 佔 Solana REV(Real Economic Value)41.6%-66%,自 2025 Q2 起,Tip Router 獲利超越 jitoSOL fee,顯示 jito 技術壁壘即 MEV 基礎建設,用戶願意支付 tip 以提升交易優先,這是其他公鏈罕見的經濟機制。

Solana 交易量激增、MEV 營運能力、jitoSOL 龍頭地位及 jito 再質押應用拓展,使專案淨獲利於 2025 Q2 大爆發,單季增 57 倍至約 $5M。雖然目前 meme 熱潮未如 24 年 pump.fun 那般瘋狂,認為未來 SOL 再質押賽道成熟後,將成 jito 新一波成長催化劑。

聲明:

  1. 本文轉載自 [TechFlow],著作權歸原作者 [chingchalong02] 所有,若對轉載有疑義,請聯絡 Gate Learn 團隊,團隊將依相關流程盡速處理。
  2. 免責聲明:本文所表達觀點與意見屬作者個人立場,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3. 其他語言版本由 Gate Learn 團隊翻譯,未經提到 Gate 不得重製、傳播或抄襲本翻譯文章。
8/12/2025, 10:17:39 AM
Learn Cryptocurrency & Blockchain

訂閱我們,換個角度,讀懂加密世界

Learn Cryptocurrency & Blockch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