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作者:TechFlow轉載:Oliver,火星財經我有一個暴論,所有的華人交易所本質上都是一個“數字版紫禁城”,交易所老板們都可以當成“皇帝”對待,所有交易所 Drama,都可以理解成“宮廷政治”。有的皇帝,似嘉靖,一心修道,精通帝王權術,讓手下兩幫人相互制衡,面對內部貪腐睜一只眼閉一只眼,願意分享部分權力,一人得道,雞犬升天。有的皇帝,強調絕對忠誠,殺伐果斷,不容任何人討價還價,一旦有人試圖尋求更多利益,挑戰權威,通通清掃出局。簡單聊聊加密交易所內部的宮廷政治這個話題,純屬瞎編,僅作娛樂。權力鬥爭理解宮廷政治,首先要擺脫一個幼稚的想法,這裏沒有絕對的善惡忠奸之分。《大明王朝1566》中,嚴嵩雖被後世斥爲奸臣,卻憑藉過人的政治手腕穩坐首輔多年安全着陸,且很大程度幫助充實了國庫;然而清流上位之後,雷霆反腐,大明國庫卻更加空虛。世上哪有純粹的忠臣與奸臣?只有此刻對皇上有用的人和沒用的人,以及鬥爭上位和鬥爭失敗的人。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爭鬥。權力需要人事落地,嚴嵩與徐階的鬥爭核心在於對大明朝廷人事權的爭奪,誰能在六部九卿中安插自己的人馬,誰就能掌握實際的權力,左右朝廷的實際運作。交易所的權力鬥爭,同樣如此,本質上是對關鍵崗位的爭奪。比如,最核心的上幣、財務、投資等部門。僧多粥少,各方人馬必然大打出手。作爲老板,很多時候是樂見下面人爭鬥。下屬之間相互競爭,他們便難以形成足夠強大的聯盟,杜絕了挑戰權威的可能。兩方爭鬥,使得每一方都有動力向老板提供對方的負面信息,從而使老板能夠獲取更全面、多角度的內部情報,也拿捏了下屬的小辮子。當然,這種下屬之間的爭鬥必須保持在可控範圍內,過度的內鬥會導致資源浪費、效率低下,甚至危及組織的整體穩定。當有一方勢力過於龐大,甚至已經危及了老板的權威,那麼老板便會施展某些“帝王權術”,比如內部提拔或者外部引進一個職業經理人,並給予大權,清掃對方人馬。對於嘉靖帝而言,面臨的核心問題是:如何在“忠奸難辨”的朝堂上選擇絕對可靠的臣子?交易所老板們依然有這個難題。競爭對手的打壓,監管的突襲屬於看得見的危險,但在交易所老板的眼中,最大的危險往往可能潛伏在周圍,不易察覺,比如身邊人的背叛。於是,任人唯親成爲了當下的最優解——關鍵崗位往往由創始人的親友、同學甚至家人擔任,哪怕他們在專業能力上有所欠缺。事實證明,任人唯親或者夫妻店反而在加密市場最爲安全。腐敗與反腐權力鬥爭,必然離不開腐敗和反腐,二者一體兩面,都是獲取權力的手段。宮廷政治,關鍵在於如何審時度勢,正確站隊。想要結成同盟,往往需要一個“紐帶”,比如同鄉,同校,同職業經歷…… 這些都可以成爲一個連接點,但更重要的還是,利益。地域同窗等關係也還要靠金錢來維持。如何得到“大哥”的信任?除了給予情緒價值,更重要的其實是,送上部分把柄,主動暴露弱點。“大哥,我的問題都在這兒了,任你拿捏,我以後都跟定你了”。所以,行賄或者說參與集體腐敗其實是表忠心最有效的手段,也是考驗一個人忠心與否的方式。通過錢,把幾個人拴在一根繩子上了,能不齊心協力,互幫互助嗎?具體到加密交易所,內部腐敗,老鼠倉等問題很難杜絕,原因有二。一,無論是炒幣還是工作,絕大多數人到幣圈都只爲一個目的,賺錢。特別是進入交易所這樣的“高風險公司”工作,更是如此,很多員工,特別是從傳統行業轉行的壓根不會對公司產生任何的認同感和歸屬感,只是想着如何在最短的時間內賺最多的錢。二,加密交易所始終是灰色地帶,相比在傳統企業貪腐,在交易所貪腐更容易逃脫法律的制裁,也更容易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大不了一走了之,但是目的已然達到。這也是交易所長期的用人難題。皇帝的軟肋加密交易所老板和皇帝們都有着相同的悲劇:越是位高權重,越是難以建立真正的信任關係。每一個接近他們的人,都可能懷揣不同目的:有人覬覦某些核心權力,有人垂涎財富,有人別有用心。在這樣的環境中,猜疑成爲本能,防備成爲習慣。這種信任赤字,最終導致決策圈越來越小。從小看各種電視劇,都會有一個不解的問題,爲什麼皇帝身邊都有一個“奸臣”,而且還受寵?皇帝們都是孤獨的,他們不缺錢不缺權,他們缺的是愛與忠誠,這也是皇帝們的軟肋。一旦有人向當權者貢獻愛和忠誠,使其如沐春風,哪怕這個人才能相對一般,他就有存在的價值。在交易所這座數字紫禁城中,技術人才不稀缺,營銷高手不稀缺,甚至資金也不稀缺,唯一真正稀缺的,同樣是真正的忠誠。愛與忠誠,一個簡單的表現方式就是無論皇帝幹啥都表示支持,越是荒誕的你越支持,越能體現忠心。經營一家加密交易所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勞心傷身,不僅要參與同行競爭,還要防着黑客,和監管鬥智鬥勇,這個時候,交易所老板們內心往往疲憊不堪,甚至會產生自我懷疑,有的不知道交易所發展壯大至今究竟是靠的是他英明神武,還是運氣使然,這個時候極度需要外界的情緒價值支持,心靈療愈,孜孜不倦的告訴他,“你是對的,全靠有你,我們都感恩你”。人非草木,孰能無情?被認同,被愛,被需要是人類天然的渴望。普通人也極度需要愛與忠誠,只不過普通人還停留在馬斯洛需求金字塔的下層,依然爲生活而奔波,沒有功夫與能力去追求更高層次需求的價值滿足。皇帝身邊的女人們這裏談皇帝身邊的女人們並不是八卦所謂後宮,而是指女高管們。交易所往往都有大量女性高管,這是一件非常合理的事情。某叱吒風雲的傳統金融老板,喜愛重用女性高管。因爲,在他看來,相比男性,女性更加忠誠。無論給男的發多少工資,最後他都不會滿足。甚至很多男的被提拔升遷,獲得了大量財富和權力之後,心裏並沒有太多感恩與忠誠,反而被拔高了自信,想的是“我上我也行”。權力的本質是對忠誠的渴求與對背叛的恐懼。在交易所這一高度競爭的環境中,老板們最擔憂的莫過於“培養出自己的掘墓人”。男性高管獲得權力與財富後,往往將現有職位視爲通往更高權力的跳板。他們更傾向於將自身成就歸因於個人能力,而非領導提拔之恩。他們更可能在適當時機選擇離開,創辦一家競爭企業或謀求更高職位。女性高管則往往展現出更強的組織忠誠度,更注重長期穩定的職業發展,而非冒險創業。她們更願意將成功歸因於團隊協作與領導栽培,因此對現有職位和組織關係更爲珍視。此外,加密貨幣交易所面臨的另一大挑戰是頻繁的危機事件與用戶溝通。在這一領域,女性高管往往展現出獨特的優勢。比如,女性普遍在識別、理解和回應他人情緒方面表現更爲出色,這在安撫憤怒用戶、處理投訴和危機公關時尤爲重要,相比之下,男性在處理相關公共危機事件的時候,更容易情緒上頭,與用戶對抗。因此,在我看來,加密世界的女性力量,遠遠被低估。挺有意思,回望歷史與現在,無論科技如何發展,無論在傳統商業世界,還是加密數字世界,權力的本質從未改變。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月盈則虧,水滿則溢,這是所有權力遊戲最終的宿命。
加密交易所的“宮廷政治”:權力鬥爭與忠誠遊戲
原文作者:TechFlow
轉載:Oliver,火星財經
我有一個暴論,所有的華人交易所本質上都是一個“數字版紫禁城”,交易所老板們都可以當成“皇帝”對待,所有交易所 Drama,都可以理解成“宮廷政治”。
有的皇帝,似嘉靖,一心修道,精通帝王權術,讓手下兩幫人相互制衡,面對內部貪腐睜一只眼閉一只眼,願意分享部分權力,一人得道,雞犬升天。
有的皇帝,強調絕對忠誠,殺伐果斷,不容任何人討價還價,一旦有人試圖尋求更多利益,挑戰權威,通通清掃出局。
簡單聊聊加密交易所內部的宮廷政治這個話題,純屬瞎編,僅作娛樂。
權力鬥爭
理解宮廷政治,首先要擺脫一個幼稚的想法,這裏沒有絕對的善惡忠奸之分。
《大明王朝1566》中,嚴嵩雖被後世斥爲奸臣,卻憑藉過人的政治手腕穩坐首輔多年安全着陸,且很大程度幫助充實了國庫;然而清流上位之後,雷霆反腐,大明國庫卻更加空虛。
世上哪有純粹的忠臣與奸臣?只有此刻對皇上有用的人和沒用的人,以及鬥爭上位和鬥爭失敗的人。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爭鬥。
權力需要人事落地,嚴嵩與徐階的鬥爭核心在於對大明朝廷人事權的爭奪,誰能在六部九卿中安插自己的人馬,誰就能掌握實際的權力,左右朝廷的實際運作。
交易所的權力鬥爭,同樣如此,本質上是對關鍵崗位的爭奪。
比如,最核心的上幣、財務、投資等部門。僧多粥少,各方人馬必然大打出手。
作爲老板,很多時候是樂見下面人爭鬥。
下屬之間相互競爭,他們便難以形成足夠強大的聯盟,杜絕了挑戰權威的可能。
兩方爭鬥,使得每一方都有動力向老板提供對方的負面信息,從而使老板能夠獲取更全面、多角度的內部情報,也拿捏了下屬的小辮子。
當然,這種下屬之間的爭鬥必須保持在可控範圍內,過度的內鬥會導致資源浪費、效率低下,甚至危及組織的整體穩定。
當有一方勢力過於龐大,甚至已經危及了老板的權威,那麼老板便會施展某些“帝王權術”,比如內部提拔或者外部引進一個職業經理人,並給予大權,清掃對方人馬。
對於嘉靖帝而言,面臨的核心問題是:如何在“忠奸難辨”的朝堂上選擇絕對可靠的臣子?
交易所老板們依然有這個難題。
競爭對手的打壓,監管的突襲屬於看得見的危險,但在交易所老板的眼中,最大的危險往往可能潛伏在周圍,不易察覺,比如身邊人的背叛。於是,任人唯親成爲了當下的最優解——關鍵崗位往往由創始人的親友、同學甚至家人擔任,哪怕他們在專業能力上有所欠缺。
事實證明,任人唯親或者夫妻店反而在加密市場最爲安全。
腐敗與反腐
權力鬥爭,必然離不開腐敗和反腐,二者一體兩面,都是獲取權力的手段。
宮廷政治,關鍵在於如何審時度勢,正確站隊。
想要結成同盟,往往需要一個“紐帶”,比如同鄉,同校,同職業經歷…… 這些都可以成爲一個連接點,但更重要的還是,利益。地域同窗等關係也還要靠金錢來維持。
如何得到“大哥”的信任?
除了給予情緒價值,更重要的其實是,送上部分把柄,主動暴露弱點。“大哥,我的問題都在這兒了,任你拿捏,我以後都跟定你了”。
所以,行賄或者說參與集體腐敗其實是表忠心最有效的手段,也是考驗一個人忠心與否的方式。通過錢,把幾個人拴在一根繩子上了,能不齊心協力,互幫互助嗎?
具體到加密交易所,內部腐敗,老鼠倉等問題很難杜絕,原因有二。
一,無論是炒幣還是工作,絕大多數人到幣圈都只爲一個目的,賺錢。
特別是進入交易所這樣的“高風險公司”工作,更是如此,很多員工,特別是從傳統行業轉行的壓根不會對公司產生任何的認同感和歸屬感,只是想着如何在最短的時間內賺最多的錢。
二,加密交易所始終是灰色地帶,相比在傳統企業貪腐,在交易所貪腐更容易逃脫法律的制裁,也更容易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大不了一走了之,但是目的已然達到。
這也是交易所長期的用人難題。
皇帝的軟肋
加密交易所老板和皇帝們都有着相同的悲劇:越是位高權重,越是難以建立真正的信任關係。
每一個接近他們的人,都可能懷揣不同目的:有人覬覦某些核心權力,有人垂涎財富,有人別有用心。在這樣的環境中,猜疑成爲本能,防備成爲習慣。
這種信任赤字,最終導致決策圈越來越小。
從小看各種電視劇,都會有一個不解的問題,爲什麼皇帝身邊都有一個“奸臣”,而且還受寵?
皇帝們都是孤獨的,他們不缺錢不缺權,他們缺的是愛與忠誠,這也是皇帝們的軟肋。
一旦有人向當權者貢獻愛和忠誠,使其如沐春風,哪怕這個人才能相對一般,他就有存在的價值。
在交易所這座數字紫禁城中,技術人才不稀缺,營銷高手不稀缺,甚至資金也不稀缺,唯一真正稀缺的,同樣是真正的忠誠。
愛與忠誠,一個簡單的表現方式就是無論皇帝幹啥都表示支持,越是荒誕的你越支持,越能體現忠心。
經營一家加密交易所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勞心傷身,不僅要參與同行競爭,還要防着黑客,和監管鬥智鬥勇,這個時候,交易所老板們內心往往疲憊不堪,甚至會產生自我懷疑,有的不知道交易所發展壯大至今究竟是靠的是他英明神武,還是運氣使然,這個時候極度需要外界的情緒價值支持,心靈療愈,孜孜不倦的告訴他,“你是對的,全靠有你,我們都感恩你”。
人非草木,孰能無情?被認同,被愛,被需要是人類天然的渴望。
普通人也極度需要愛與忠誠,只不過普通人還停留在馬斯洛需求金字塔的下層,依然爲生活而奔波,沒有功夫與能力去追求更高層次需求的價值滿足。
皇帝身邊的女人們
這裏談皇帝身邊的女人們並不是八卦所謂後宮,而是指女高管們。
交易所往往都有大量女性高管,這是一件非常合理的事情。
某叱吒風雲的傳統金融老板,喜愛重用女性高管。因爲,在他看來,相比男性,女性更加忠誠。無論給男的發多少工資,最後他都不會滿足。甚至很多男的被提拔升遷,獲得了大量財富和權力之後,心裏並沒有太多感恩與忠誠,反而被拔高了自信,想的是“我上我也行”。
權力的本質是對忠誠的渴求與對背叛的恐懼。
在交易所這一高度競爭的環境中,老板們最擔憂的莫過於“培養出自己的掘墓人”。
男性高管獲得權力與財富後,往往將現有職位視爲通往更高權力的跳板。他們更傾向於將自身成就歸因於個人能力,而非領導提拔之恩。他們更可能在適當時機選擇離開,創辦一家競爭企業或謀求更高職位。
女性高管則往往展現出更強的組織忠誠度,更注重長期穩定的職業發展,而非冒險創業。她們更願意將成功歸因於團隊協作與領導栽培,因此對現有職位和組織關係更爲珍視。
此外,加密貨幣交易所面臨的另一大挑戰是頻繁的危機事件與用戶溝通。在這一領域,女性高管往往展現出獨特的優勢。
比如,女性普遍在識別、理解和回應他人情緒方面表現更爲出色,這在安撫憤怒用戶、處理投訴和危機公關時尤爲重要,相比之下,男性在處理相關公共危機事件的時候,更容易情緒上頭,與用戶對抗。
因此,在我看來,加密世界的女性力量,遠遠被低估。
挺有意思,回望歷史與現在,無論科技如何發展,無論在傳統商業世界,還是加密數字世界,權力的本質從未改變。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月盈則虧,水滿則溢,這是所有權力遊戲最終的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