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健,是 Gate 持續增長的核心動力。
真正的成長,不是順風順水,而是在市場低迷時依然堅定前行。我們或許能預判牛熊市的大致節奏,但絕無法精準預測它們何時到來。特別是在熊市週期,才真正考驗一家交易所的實力。
Gate 今天發布了2025年第二季度的報告。作爲內部人,看到這些數據我也挺驚喜的——用戶規模突破3000萬,現貨交易量逆勢環比增長14%,成爲前十交易所中唯一實現雙位數增長的平台,並且登頂全球第二大交易所;合約交易量屢創新高,全球化戰略穩步推進。
更重要的是,穩健並不等於守成,而是在面臨嚴峻市場的同時,還能持續創造新的增長空間。
歡迎閱讀完整報告: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6117
貿易摩擦升級引發全球金融動蕩 加密市場恐將受美資本操控
貿易摩擦升級引發全球金融市場震蕩
一、金融市場全線崩盤
4月7日,全球金融市場在貿易摩擦升級的恐慌情緒中普遍下跌。美股三大股指期貨延續上周頹勢,納斯達克100期貨重挫5%,標普500和道指期貨跌幅均超4%。歐洲市場同樣表現低迷,德國DAX期貨下跌近5%,歐洲STOXX50和英國富時指數期貨跌幅均突破4%關口。
亞洲市場開盤即現踩踏行情:韓國KOSPI 200期貨暴跌5%觸發熔斷;澳大利亞股指兩小時內跌幅從2.75%擴大至6%;新加坡海峽時報指數單日重挫7.29%創紀錄。中東市場也遭遇"黑色星期日",沙特Tadawul指數單日暴跌6.1%,其他產油國股指跌幅均超5.5%。
大宗商品市場同樣哀鴻遍野:WTI原油跌破60美元兩年新低,日內跌幅4%;黃金失守3010美元支撐位,白銀周跌幅擴大至13%。加密貨幣領域比特幣跌破關鍵支撐位,以太坊日內暴跌10%,數字資產避險神話破滅。
二、關稅政策對加密市場的影響
短期內,關稅政策通過多重途徑衝擊加密市場:全球市場波動推動美元走強,促使資金回流;機構投資者可能清算加密資產以彌補其他投資損失;通脹壓力可能削弱消費能力,降低市場風險偏好。
長期來看,關稅政策可能爲加密市場創造結構性機會:
流動性擴張預期:特朗普政府可能通過減稅和基建投資實施擴張性財政政策,爲彌補赤字採取的貨幣化措施將增加市場流動性。
抗通脹屬性增強:若貿易戰導致美元貶值,比特幣可能因其固定總量特性成爲對沖工具。關稅引發的競爭性貨幣貶值,或促使更多投資者將加密貨幣作爲資本跨境流動的替代渠道。
三、特朗普的"商人+獨裁"操作手法
特朗普採用典型的商業談判戰術,將關稅作爲"報價限制",逼迫貿易夥伴重新談判。他利用中小供應商的讓步,進一步施壓大型供應商,形成"擊破邊緣、合圍中心"的策略。
特朗普的"獨裁者"傾向體現在:
四、特朗普的市場操縱手法
特朗普將總統職位視爲"超級交易平台",通過制造不確定性與對抗情緒來影響市場。他頻繁發布"市場影響型言論",如中美貿易協議進展、聯準會降息等,導致金融市場劇烈波動。
特朗普家族的商業網路在其執政期間獲得更多影響力,有關其家族利用政策前瞻性進行金融套利的消息屢被披露。他擅長"制造混亂-引導走向-收割結果"的操作手法,通過情緒引導與市場節奏的高度配合來主導投資者心理。
即便卸任後,特朗普仍能左右市場節奏。他的個人品牌本身已成爲資本市場的炒作標的。
五、美國對加密市場的操控
加密市場已成爲美國資本與權力聯合操盤的新型金融殖民地。華爾街巨頭快速布局BTC現貨持倉,將比特幣鎖進金融體系。加密資產價格越來越依賴聯準會政策、SEC監管和政治動態。
特朗普時代爲比特幣的國家級金融定位埋下伏筆,將其塑造爲金融動蕩中的避險替代品。美國主導了比特幣的大部分金融基礎設施,還通過穩定幣掌握鏈上結算能力。
加密市場已成爲美式金融系統的"延伸戰場"。市場走勢高度依賴美國政治博弈,本應去中心化的體系如今深度嵌套於美元政策、美股結構和美國大資本邏輯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