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坊面臨雙重挑戰:價格與基本面表現不佳引發社區爭議

以太坊站在十字路口:價格與基本面雙重挑戰

前言

dba聯合創始人Jon Charbonneau在去年年末發表文章指出以太坊缺乏明確的"北極星"目標。他在早前的言論中也表示,連以太坊內部也無法就其核心產品達成一致。

本輪週期以來,社區對ETH價格表現不佳的討論不斷。綜合來看,ETH價格不僅反映市場情緒,更是以太坊能否統一社區願景、平衡去中心化與性能、鞏固智能合約平台龍頭地位的關鍵因素。

受此啓發,本文將探討筆者認爲以太坊目前面臨的一些問題。

ETH價格的重要性

在本輪週期中,ETH/BTC匯率創多年新低,SOL/ETH持續新高,成爲以太坊遭社區詬病的主要原因。

以太坊基金會的技術人員對社區不滿ETH價格的態度感到反感,認爲這些人只是短期投機者。誠然,協議設計不應以價格爲導向,但過度回避價格討論也是不明智的。本節將討論ETH價格的重要性。

ETH價格直接關係到EF的資金儲備

根據2024年報告,截至2024年10月,EF總資產約9.702億美元,其中加密貨幣資產7.887億美元(99.45%爲ETH);非加密資產1.815億美元。

若保持每年1.3億美元的支出且ETH價格穩定,當前財庫可維持約7.5年。ETH價格下跌將縮短實際資金儲備期,反之則延長。

1.3億美元的支出規模引發爭議。此前,社區批評EF人員冗餘(約200人),僅35%爲技術人員。有人提議將支出削減至3000萬美元並裁員至80人。

協議安全性

ETH價格直接影響PoS共識下的攻擊成本。雖然實際攻擊還需考慮地理分散的驗證節點和懲罰機制,但價格仍是關鍵因素。

以太坊採用PoS後,ETH價格直接影響質押者收益。價格下跌導致實際收益縮水,可能使質押節點退出,降低網路安全性。目前某質押平台的TVL約200億美元,較去年12月高點400億美元下跌近50%。去年某交易對最高漲幅達3倍多,另一公鏈質押收益仍是ETH的2倍左右,這可能驅使質押者在下個週期轉向其他公鏈。

生態參與者的信心

價格是生態參與者(開發者、用戶、投資者等)用實際行動投票的結果。在主流輿論普遍不看好以太坊的情況下,價格表現不佳可能引發負面循環。

以太坊生態早期開發者、EIP-1559共同作者eric.eth也發文表示:隨着Vitalik淡出,EF逐漸與社區脫節,不透明性加劇。面對競爭對手的擴張和EF"反對競爭"的態度,他收到大量早期以太坊開發者質疑"爲何堅持留在這個生態"。

ETH的價格是一面鏡子,應該得到EF的關注和重視。

價格與基本面均受挑戰,站在十字路口的以太坊

去中心化是相對的,競爭也是

不同的人、不同立場下,對去中心化的理解必然不同。某公鏈上的投機者並不需要一條能抵御國家級攻擊的區塊鏈,能在鏈上看到代幣分布、開發者運營、內部地址等信息對他們來說就足夠了。

同樣,競爭和非競爭也是相對關係。筆者認爲以太坊面臨的競爭主要有兩點。

作爲價值存儲資產

ETH作爲各協議DAO金庫儲備資產、中心化和去中心化金融抵押品,以及NFT交易、MEV計價、代幣交易對等的記帳單位和交換媒介,且價值在時空上持續存在,應作爲價值存儲資產。

但這僅就以太坊生態內部而言。從廣義看,ETH的價值存儲屬性仍大幅弱於比特幣。

例如,從定位看,比特幣誕生起就被視爲"數字黃金"和"抗通脹的稀缺資產",其核心功能被明確爲價值存儲,更易被主流市場和大衆理解。

而以太坊作爲智能合約平台,價值來源包括Gas費、質押收益、鏈上應用生態等。這種復雜性導致其價值存儲屬性被稀釋,大衆更傾向將其視爲"技術代幣""實用型代幣"而非純粹的價值儲存工具。

從供應看,比特幣總量固定爲2100萬枚,通過減半機制逐步降低通脹率至零。ETH在實施EIP-1559和PoS後實際通脹率可能低於比特幣。但近期因網路活動低迷,已逐漸回到通脹,並隨網路波動變化。

相對比特幣,以太坊復雜的功能與機制需要更高認知門檻。另外,機構投資者公開持有比特幣作爲儲備資產,也強化了其價值存儲的合法性。

因此,目前ETH的價值存儲屬性難以與比特幣競爭。以太坊更核心的定位是智能合約平台。

價格與基本面均受挑戰,站在十字路口的以太坊

作爲智能合約平台

作爲智能合約平台的以太坊正面臨來自其他Layer1的激烈競爭。從數據看,盡管以太坊在穩定幣發行和TVL上佔優勢,但日交易量、日均活躍地址數、交易筆數等關鍵數據都顯現頹勢。

從一年來資金流動看,某些新興協議捕獲了大額流入,而以太坊則流出近80億美元。以太坊生態交易多集中在某些Layer2上,雖符合以Rollup爲中心的路線圖預期,但L1活動低迷多少影響市場對ETH的定價。

平台、開發者、應用和用戶之間形成反饋循環機制。好的平台吸引優質開發者,開發者打造好應用,應用吸引用戶,用戶促進平台繁榮。

由於以太坊和某些公鏈的技術路線不同,開發者往往需要選擇其一。因此在"智能合約平台"層面,它們處於競爭關係。

某公鏈的路線圖簡潔到只有四個單詞。但目前不僅限於高性能。除技術外,其文化和注意力捕獲也有差異化競爭點。

有人問"爲何不在以太坊L2推出memecoin",因L2也具低成本高吞吐量特性。得到的回答是"文化"。概括用戶畫像,普遍認爲以太坊上用戶更多是DeFi挖礦的"老錢",而某公鏈代表新鮮血液和資本快速流動再分配。

新事物常能更好捕獲注意力。許多創始人選擇在某公鏈構建消費應用,除技術原因外,多提到"注意力" - 這個週期更多用戶關注該公鏈。

在項目衆多、注意力極度稀缺的週期,創始人竭力提高項目曝光度。某公鏈上有更多熱錢和流暢用戶體驗,因爲推廣產品時,每增加一個步驟都會造成阻礙。

價格與基本面均受挑戰,站在十字路口的以太坊

當局者迷 - 以太坊基金會的選擇

無爲而治適合處於強競爭環境的以太坊嗎?

社區對某人轉任EF主席存在分歧:批評者指出其在任7年期間以太坊開發緩慢、開發者支持不足及代幣價格疲軟等問題與其管理直接相關;其倡導的"減法哲學"和去中心化治理被批爲"放任主義",導致EF未能積極協調生態資源,與其他基金會的高效運作形成對比。

這些評價短期內難以理清,也非本文重點,但一定程度反映了社區不滿,作爲情緒發泄出口。

該主席就任當天發文《A new chapter in the infinite garden》,表明基金會角色是"園丁"而非"控制者",通過培育客戶端多樣性、研發協調、社區活動等支持生態;主張適應性增長、去中心化領導,反對企業化擴張;認爲以太坊需保持"世界計算機"的原始願景。

筆者認爲,事物在增長期談價值觀和理想是有益的;但如系統處於衰退階段,無法產生增量,這種"高談闊論"就顯得蒼白無力,無法服衆。

成爲"世界計算機"的前提、踐行和發展價值觀的根本是有人在生態上構建,並願意追隨和推廣這種價值觀。而生態的繁榮是必要條件。

韓非子在《五蠹》中指出,儒家"以文亂法"的本質在於空談仁義,忽視現實矛盾。資源有限時,空談仁義會脫離實際需求,必須依賴"法、術、勢"等實際手段。孔子周遊列國時,僅有經濟較發達的衛國短暫接受其理想主義;在戰亂頻仍的宋、陳、蔡等國,孔子的理想主義因缺乏物質基礎而被冷落。

前段時間社區質疑EF持續拋售ETH,不採用質押等理財手段維持資金儲備時,當日EF又拋售一筆小額ETH。在社區不滿情緒蔓延下,這舉動顯得糟糕。某人表示,若基金會質押ETH,可能在有爭議的硬分叉事件中被迫做出"官方選擇",違背以太坊去中心化原則。這個理由顯得站不住腳,無法回應社區核心關切。

基於上述討論,無論從"智能合約平台"定位的各項數據疲軟,還是具"價值存儲"貨幣屬性的ETH價格低迷,以太坊都顯得力不從心。這時選擇堅持無爲而治,不見得明智。

價格與基本面均受挑戰,站在十字路口的以太坊

"以太坊是生態而非公司"

某人在2月27日的中文AMA強調以太坊不是公司,而是生態。

筆者認同以太坊不應作爲公司的觀點,因公司化運營意味着一定程度以盈利爲目的,與以太坊一直以來的定位衝突。然而,非公司化運營導致難以設立指標衡量系統工作效率,且系統目標發散而非針對某點或方向優化。

尷尬的是,盡管EF不認爲以太坊是公司,但公衆對以太坊的定價和估值仍偏向於以公司方式進行,參考活躍地址數、交易量、協議收入等指標,難以達到比特幣"圖騰"般的簡化性。

從協議收入等基本面數據看,以太坊已不再有強勁勢頭。例如,由於L1活動低迷導致ETH銷毀大減,ETH已結束近兩年通縮週期,重新通脹,年通脹率達0.72%。

在技術開發層面,該主席寫道:協調而非主導開發者會議,從出發點看不錯,但過於理想化。協調爲主的方法實際中會碰到諸多問題,如低效和高摩擦。每人有自己意見,而無全局決策,最終難以執行。

本文並非闡明對錯,也非批判EF做法,而是試圖陳述筆者觀點和邏輯,指出其中利害。綜上,筆者認爲EF需實事求是,發現問題、傾聽社區意見,並有所行動。

價格與基本面均受挑戰,站在十字路口的以太坊

結語

加密貨幣在不同週期有不同主線。在這個以比特幣ETF主流

查看原文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讚賞
  • 4
  • 分享
留言
0/400
末曾在场vip
· 6小時前
最终还得靠实力说话
回復0
地下室成分党vip
· 15小時前
换链是明智选择
回復0
DeFiAlchemistvip
· 15小時前
需要深入的自我反思
查看原文回復0
薛定谔_钱包vip
· 15小時前
二层生态是关键
回復0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