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mp Crypto轉型記:從交易巨頭到加密基礎設施先鋒的華麗蛻變

robot
摘要生成中

Jump Crypto的華麗轉身:從幕後交易巨頭到加密基礎設施先鋒

Jump Crypto,這個曾經在加密貨幣領域叱吒風雲的高頻交易巨頭,經歷了一系列風波後,如今正以全新的姿態重返行業舞臺。這家曾經主導鏈上流動性的隱形力量,正在蛻變爲加密基礎設施的核心推動者。

近期,Jump首次高調發聲,宣布其戰略轉型爲鏈上基礎設施的關鍵建設者。同時,他們罕見地披露了參與美國加密政策遊說的進展,試圖通過技術創新與監管合作在新的加密週期中重建市場信任。

Jump Crypto在其官方聲明中回顧了過去幾年的低調建設歷程。盡管不再高調行事,但團隊始終專注於識別並突破制約加密系統性能與可擴展性的核心瓶頸。他們強調:"我們不是坐在象牙塔裏空談遠期願景,而是從最具挑戰性的問題着手。歷史告訴我們,建設本身會催生更多建設。"

值得注意的是,Jump強調了其在Pyth、Wormhole、Firedancer和DoubleZero等多個項目中的核心貢獻。這些項目雖然技術方向各異,但都源於Jump在實際鏈上交易中遇到的技術限制。正是這種"以交易驅動建設"的方法,使Jump團隊從流動性提供者演變爲加密基礎設施的關鍵推動力量。

Jump還特別強調,盡管在多個基礎設施項目中扮演核心貢獻者角色,但他們始終不對這些網路擁有控制權。"去中心化的本質是沒有單一實體擁有'單方面控制權'。因此,我們構建的協議不僅是開源的,甚至是完全開放、可自由分叉的。"

在安全基礎設施方面,Jump也有所布局。他們自研的自托管錢包操作平台Cordial Systems爲多個交易平台提供企業級數字資產錢包解決方案。內部孵化的安全團隊Asymmetric Research已協助挽回超50億美元潛在風險,處理了100多起安全事件。

更值得關注的是,Jump此次高調發聲不僅是對其新角色的闡述,還披露了他們首次主動參與建言監管政策的舉措。Jump Crypto已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提交了政策意見書,分享了他們對如何使美國證券法適應數字資產時代的看法,呼籲引入常識性改革,消除行業普遍感到的監管模糊與不確定性。

Jump指出:"現在是重構金融基礎設施,甚至是組織協調方式的最佳時機。不僅是技術的成熟,更是政策的轉變讓這個行業迎來了關鍵轉折點。"

然而,Jump Crypto的這一轉型之路並非一帆風順。作爲華爾街量化傳奇Jump Trading布局加密世界的旗艦力量,Jump Crypto曾深陷多重危機。從UST操縱爭議、FTX破產風波到Wormhole黑客攻擊,這家活躍於加密前沿的高頻交易巨頭一度面臨嚴重的聲譽危機和財務壓力。

特別是在2022年的Terra生態崩潰事件中,Jump的角色備受質疑。根據SEC文件披露,Jump通過子公司在UST首次脫鉤期間與Terraform Labs達成協議,動用大量資金試圖維穩UST。這一操作不僅誤導了市場對UST機制的判斷,還被SEC指控爲未經註冊的證券分銷行爲。

隨後的Wormhole黑客攻擊和FTX崩潰進一步加劇了Jump的困境。爲維護Wormhole協議的信譽,Jump投入巨資填補漏洞。而作爲FTX的重要做市商和Solana生態的主要參與者,FTX的倒閉給Jump帶來了巨大損失。

面對多重打擊和監管壓力,Jump Crypto一度選擇收縮戰線,裁員、減少風投布局,並戰略性地從美國市場撤退。然而,隨着今年美國監管環境逐步明朗,Jump開始顯示重啓跡象。據報道,Jump正在恢復其美國加密貨幣業務,並計劃招聘加密工程師和政策專家。

從今年年初開始,Jump已陸續參與多個加密基礎設施項目的融資,包括Humanity Protocol、Momentum、Securitize和SOON等。這標志着Jump時隔一年多後首次大規模恢復公開投資,也彰顯了其向鏈上基礎設施建設者轉型的決心。

Jump Crypto的轉型之路,從某種程度上反映了整個加密行業的發展軌跡。從狂熱的投機時代到注重基礎設施和合規性的新階段,Jump的轉變或許預示着加密行業正在邁向更加成熟和可持續的未來。

從加密量化巨鱷到基建隱士,Jump Crypto的"贖罪式"轉型

查看原文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讚賞
  • 2
  • 分享
留言
0/400
Web3产品经理vip
· 22小時前
查看jump的关键指标……在基础设施领域,老实说,明显的产品市场契合信号
查看原文回復0
Buy_High_SellLowvip
· 22小時前
复活了居然?绝活啊
回復0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