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健,是 Gate 持續增長的核心動力。
真正的成長,不是順風順水,而是在市場低迷時依然堅定前行。我們或許能預判牛熊市的大致節奏,但絕無法精準預測它們何時到來。特別是在熊市週期,才真正考驗一家交易所的實力。
Gate 今天發布了2025年第二季度的報告。作爲內部人,看到這些數據我也挺驚喜的——用戶規模突破3000萬,現貨交易量逆勢環比增長14%,成爲前十交易所中唯一實現雙位數增長的平台,並且登頂全球第二大交易所;合約交易量屢創新高,全球化戰略穩步推進。
更重要的是,穩健並不等於守成,而是在面臨嚴峻市場的同時,還能持續創造新的增長空間。
歡迎閱讀完整報告: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6117
香港金融轉型:加密貨幣能否成爲經濟新動力
香港金融業的轉型:加密貨幣能否成爲新動力?
香港金融業正面臨着前所未有的挑戰。近期,區塊鏈大會的舉辦讓蘭桂坊重現了昔日的繁華景象,這似乎預示着加密貨幣行業可能爲香港帶來新的機遇。
傳統金融業的困境
香港傳統金融業近年來面臨嚴峻考驗。根據港交所公布的數據,今年的IPO規模可能僅有約一千億港幣。相比之下,加密貨幣項目的ICO規模有望在今年超越IPO規模,這一現象凸顯了傳統金融與新興金融之間的此消彼長。
造成這種局面的原因多樣,既有外部因素如國際資本流動的變化,也有內部因素。然而,加密貨幣行業的特性使其較少受到這些因素的影響:
政府財政壓力增大
香港政府的財政狀況也不容樂觀。近年來,政府一直在消耗積累的財政儲備。與中美政府不同,香港政府無法通過印鈔來解決赤字問題,必須通過賺取美元來維持港幣與美元的聯繫匯率制度。
目前,香港政府尚有約六千多億的儲備,但已較巔峯期減少一半。按照當前的消耗速度,這筆儲備可能僅能維持2到3年。
其他產業難以支撐
香港的其他傳統支柱產業也面臨挑戰:
加密貨幣:希望與挑戰並存
在這種背景下,加密貨幣行業似乎成爲了香港爲數不多的新機遇之一。然而,這一行業能否在短期內爲香港經濟注入活力,仍存在不確定性。
目前,許多加密項目僅在香港註冊或融資,實際運營和交易仍傾向於全球性大型交易所。香港政府雖然已經爲幾家交易所頒發牌照,但這些持牌交易所的流動性仍然有限。
在去中心化交易所(DEX)快速發展的當下,僅依靠地方牌照來扶持中心化交易所的策略可能需要重新考慮。
展望
香港的金融未來充滿挑戰,加密貨幣行業無疑爲其帶來了新的可能性。然而,要真正實現經濟轉型,還需要政府和市場各方的共同努力。在維護好聯繫匯率制度的基礎上,如何充分發揮市場力量,將是香港未來發展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