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健,是 Gate 持續增長的核心動力。
真正的成長,不是順風順水,而是在市場低迷時依然堅定前行。我們或許能預判牛熊市的大致節奏,但絕無法精準預測它們何時到來。特別是在熊市週期,才真正考驗一家交易所的實力。
Gate 今天發布了2025年第二季度的報告。作爲內部人,看到這些數據我也挺驚喜的——用戶規模突破3000萬,現貨交易量逆勢環比增長14%,成爲前十交易所中唯一實現雙位數增長的平台,並且登頂全球第二大交易所;合約交易量屢創新高,全球化戰略穩步推進。
更重要的是,穩健並不等於守成,而是在面臨嚴峻市場的同時,還能持續創造新的增長空間。
歡迎閱讀完整報告: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6117
流動性再質押賽道:坎昆升級後以太坊生態新機遇與挑戰
流動性再質押(LRT)賽道:坎昆升級後以太坊生態的新催化劑?
近期,隨着以太坊完成坎昆升級,其生態代幣價格表現亮眼。模塊化概念和Layer2項目相繼上線,進一步推動了市場對以太坊生態的看好。同時,流動性再質押(LRT)概念因EigenLayer項目走紅而受到資本關注。
本文將圍繞LRT賽道生態,詳細闡述其現狀、機遇與未來。目前LRT協議同質化嚴重,多數尚未發行代幣。較有前景的項目包括KelpDAO、Puffer Finance和Ion Protocol,它們有明顯區別於其他LRT協議的發展路線。總體來看,LRT賽道未來仍是一個快速增長的細分市場,預計只有少數頭部項目能脫穎而出。
LRT賽道背景
坎昆升級臨近推動以太坊生態代幣近期表現突出。模塊化和Layer2項目陸續上線,進一步增強了市場對以太坊生態的信心。
流動性質押在以太坊生態中佔據重要地位,而"再質押"概念則隨EigenLayer走紅而受到關注。"再質押"允許用戶將已質押的ETH或流動性質押代幣(LST)再次質押,爲以太坊上的去中心化服務提供額外安全保障,同時獲取更多獎勵。基於此,LRT相關項目應運而生。
LRT演化路徑
LRT(流動性再質押代幣)是將LST再次質押後獲得的"再質押憑證"。其演化路徑如下:
以太坊原生質押:PoS機制下,驗證者需質押至少32 ETH維護網路安全。
LST協議誕生:降低門檻並釋放流動性,如Lido允許質押任意數量ETH並獲得stETH。
Restaking協議誕生:將LST質押到其他網路獲取更多收益,同時提高新網路安全性。EigenLayer爲代表。
LRT誕生:將LST再質押到Restaking協議,獲得"再質押憑證"(LRT)。LRT可用於DeFi操作,解決再質押中流動性鎖定問題。
Pendle協議助推LRT:提供LRT交易市場,允許預售或布局長期空投機會。
核心項目EigenLayer
EigenLayer是再質押中間件,允許ETH質押者驗證以太坊生態上的新軟件模塊。其主要機制:
目前已有約13家AVS項目加入EigenLayer,主要服務於Rollup項目的安全性、擴展性等。
以太坊LRT項目梳理
以太坊上已有約15個LRT項目,9個已上線,6個測試中。主要分爲3類:
代表項目:
部分流動性質押項目也轉型做再質押,如Swell和Ether.fi。
LRT賽道未來預測
LRT賽道是快速增長的細分市場,但項目同質化嚴重。未來機會:
風險:
總體來看,LRT賽道前景可期,但預計只有少數頭部項目能夠突出重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