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健,是 Gate 持續增長的核心動力。
真正的成長,不是順風順水,而是在市場低迷時依然堅定前行。我們或許能預判牛熊市的大致節奏,但絕無法精準預測它們何時到來。特別是在熊市週期,才真正考驗一家交易所的實力。
Gate 今天發布了2025年第二季度的報告。作爲內部人,看到這些數據我也挺驚喜的——用戶規模突破3000萬,現貨交易量逆勢環比增長14%,成爲前十交易所中唯一實現雙位數增長的平台,並且登頂全球第二大交易所;合約交易量屢創新高,全球化戰略穩步推進。
更重要的是,穩健並不等於守成,而是在面臨嚴峻市場的同時,還能持續創造新的增長空間。
歡迎閱讀完整報告: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6117
加密資產市場步入機構主導時代 概念股迎來投資良機
加密資產市場進入機構主導新階段,概念股迎來投資機遇
2025年上半年,全球加密資產市場經歷了從散戶驅動到機構主導的重要轉變。比特幣在5月22日觸及11萬美元的年內高點,機構資金的大量流入推動加密資產從投機品向正式的資產配置工具轉型。在此背景下,加密概念股迎來了新的投資機會。
美股市場中,某交易平台股價在高位震蕩,5月22日最高達271.95美元。Circle於6月5日上市首日因暴漲多次觸發熔斷,最終較發行價漲約167%。港股方面,香港《穩定幣條例》提振市場信心,華興資本控股因早期投資Circle受到關注,6月9日盤中漲超14%。連連數字、歐科雲鏈、移卡科技、衆安在線等港股也出現大幅漲。A股市場同樣受到積極氛圍影響,翠微股份、中科金財、恆寶股份等個股表現突出。
整體來看,5月底至6月初的加密資產價格漲,成爲推動加密概念股市場表現的關鍵因素,標志着投資進入機構化、合規化和價值重構的新階段,投資者對"炒幣"向"炒股"的轉變抱有更高期望。
加密資產與加密概念股的共振邏輯
近期加密資產表現突出,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首先,機構控盤和資金集中效應明顯。2025年5月,比特幣創出年內高點,鏈上數據顯示機構持幣比例大幅上升。多家資管巨頭通過現貨ETF吸納數十億美元資金,標志着比特幣正式納入全球資產配置模型。
其次,以太坊生態同步爆發,Layer交易佔比突破60%,總鎖倉量(TVL)突破1080億美元。坎昆升級提升了網路處理效率,推動ETH價格漲,智能合約調用頻次同比增長55%。
此外,穩定幣合規進程加速,重塑底層金融基礎設施。美國《GENIUS法案》確立"100%美元/美債儲備"要求,推動主流穩定幣市值突破2800億美元。香港《穩定幣條例》落地,直接服務於跨境支付和供應鏈金融場景。
這些因素共同推動了加密資產的價格漲,也帶動了相關上市公司的股價表現。
加密概念股:股價聯動背後的產業耦合與估值重塑
隨着加密資產市場的火爆,加密概念股也迎來了投資熱潮。
美股方面,某交易平台在5月底至6月初維持高位震蕩,5月22日最高觸及271.95美元。礦業公司Marathon Digital Holdings股價穩定在15.5至16美元區間,Riot Platforms保持4.5至5美元區間。穩定幣發行商Circle於6月5日上市,首日股價暴漲167%,成爲市場焦點。Bitfarms、HIVE Blockchain等礦業及區塊鏈股也呈現不同程度漲。
港股市場,受香港《穩定幣條例》即將生效利好影響,穩定幣及加密概念股表現強勁。華興資本控股6月9日早盤一度漲超14%,收盤漲超10%,因其早期投資Circle備受關注。連連數字6月2日盤中漲幅近80%;歐科雲鏈漲超41%;移卡科技漲近40%;衆安在線5月29日單日漲31.56%,近5個交易日累計漲幅超70%。聯易融科技、京東、中國光大控股等也跟隨漲,漲幅多在5%-12%之間。
A股市場,數字貨幣及密碼安全板塊活躍。翠微股份6月3日漲幅10.04%;中科金財6月5日漲停;恆寶股份6月9日盤中漲幅4.36%,近5日累計漲幅近30%;亞世光電5月底至6月初漲幅約4.6%。整體來看,A股相關標的受政策和技術推動,表現穩健。
價值重構的三大驅動力:合規化、機構化與技術創新
近期加密資產和相關股票的價值大幅提升,背後反映的是整個行業價值體系的深刻重構。這一轉變主要由三大驅動力推動。
首先,合規化成爲行業發展的基石。2025年,全球主要經濟體加快完善監管框架。美國《GENIUS法案》要求穩定幣儲備資產100%錨定美元或美債並定期審計,歐盟MiCA法案推動行業集中化,香港則通過"雙軌制"監管模式形成獨特優勢。合規不僅提升了市場透明度和安全性,也帶來了"牌照溢價",機構投資者更傾向於選擇合規平台,資金流入更爲穩定和持續。
其次,機構資金的持續湧入重塑了市場定價機制。以某公司比特幣ETF爲代表,機構投資者將加密資產納入長期資產配置,主權基金和企業財庫紛紛將數字資產作爲抗通脹工具。資金結構的機構化,強化了幣價與相關股票的聯動效應,推動市場從散戶投機向理性投資轉變。
最後,技術創新爲行業發展注入新動能。傳統金融機構積極探索區塊鏈技術應用,推出鏈上黃金代幣和債券平台,提升資產數字化和交易效率。技術的進步不僅優化了基礎設施,也賦予加密相關企業更多"硬科技"屬性,推動市場估值邏輯從單純金融屬性向科技創新屬性躍遷。
這三大驅動力相互作用,共同推動加密資產及其相關股票進入一個更加成熟、合規和技術驅動的新時代,價值評估體系正由此實現質的飛躍。
監管分化、場景落地與投資範式躍遷
隨着全球加密資產市場逐漸成熟,2026年及以後,監管環境將呈現更加分化和細化的格局。美國SEC計劃推出加密資產托管牌照,歐盟強化反洗錢(AML)和客戶身分識別(KYC)規則,香港則加快建設數字資產樞紐,積極吸引合規加密企業落戶。這種監管差異不僅推動了合規牌照的價值提升,也催生了跨區域的合規套利機會,使具備多地合規資質的企業成爲機構資金遷徙的優選對象。
行業集中度將進一步提升,持牌機構將掌控大部分市場份額,合規資質成爲企業生存和發展的核心門檻,構建起強有力的制度護城河,獲得長期資本青睞。
在資產數字化和場景落地方面,現實世界資產(RWA)正成爲連接傳統金融與數字金融的重要橋梁。數據平台預測,未來幾年全球RWA市場規模將突破數千億美元,房地產、碳信用、供應鏈金融等領域將是主要落地場景。區塊鏈技術的應用加速了資產證券化和流通效率的提升。
企業層面,數字資產配置的案例日益增多。以港產烹飪平台"日日煮"爲例,其母公司已啓動大規模比特幣購買計劃,計劃三年內累計持有5000枚比特幣,旨在將數字資產作爲重要的價值儲備,並探索其在數字經濟中的潛力。這種將數字資產納入企業資產負債表的做法,標志着投資範式從單純的價格投機向資產多元化配置和價值共生轉變。
總體來看,監管的不斷完善和分化、數字資產場景的持續落地,以及機構和企業投資理念的升級,正共同推動加密資產及相關股票市場進入一個更加成熟、合規且價值驅動的新階段。投資者應關注具備合規優勢、技術創新和場景應用能力的"加密價值創造者",把握穿越週期的長期投資機會。
結語:新範式下的價值錨定
加密資產機構化非週期性泡沫,而是全球金融體系對"去中心化信任機制"的制度性接納。從"炒幣"到"炒股",投資邏輯由零和博弈升維爲價值共生。合規構成企業生存底線,技術決定成長斜率,場景落地塑造估值天花板。
港股政策紅利、美股業務轉型、A股技術突破,共同構成市場估值體系重構樣本。未來核心機會不再是短期價格博弈,而是圍繞合規壁壘、技術深度、場景嵌套能力,挖掘穿越週期的"加密價值創造者"。這一新範式預示數字金融與傳統金融深度融合的新時代已然開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