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关系缓和推动市场反弹 比特币突破10.6万美元

robot
摘要生成中

美中关系缓和推动市场反弹,美联储或将重新审视货币政策框架

近日,美国和中国在瑞士进行的首次会晤取得了重大成果,标志着双方关税争端进入新的阶段。这一进展超出市场预期,美股和加密货币市场迅速消化了之前的负面定价。

交易者开始关注新的市场主题:美国经济是否会陷入衰退,以及美联储何时重启降息周期。本周公布的通胀和就业数据显示,通胀继续下行,就业暂时保持稳定,关税冲击的影响低于预期。这些超预期的数据推动美股指数本周大幅上涨,而黄金价格则出现下跌。

值得注意的是,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近期的一次重要讲话中提到需要重新审视"货币政策框架",这可能意味着降息周期将很快重启。然而,某评级机构将美国国债评级从Aaa下调至Aa1,再次凸显了美国长期面临的债务危机。

在宏观经济方面,美中双方达成了为期90天的临时关税减让协议。美国将对中国商品的关税从最高145%下调至30%,中国则将对美国商品的关税从最高125%下调至10%。这一进展表明关税争端的影响正在逐步减弱,短期内可能不会对全球经济造成超预期的冲击。

受此利好消息推动,美股本周大幅上涨。纳斯达克、标准普尔500和道琼斯指数分别上涨7.15%、5.27%和3.41%,均实现四周连涨。如果降息预期进一步提升,股市有望在短期内突破历史新高。

本周公布的经济数据显示,4月CPI季调月率为2.3%,低于预期并连续三个月下降。就业数据方面,首次申请失业金人数为22.9万,符合预期。PPI为2.4%,略低于预期。这些数据表明,关税争端尚未对消费造成实质性损害,同时通胀持续下行,为美联储重启降息创造了条件。

加密市场一周观察:美中关税暂缓超预期,美指大涨,降息或很快重启

鲍威尔在演讲中表示,2020年引入的货币政策框架在当前经济环境下可能不再完全适用。他提到,频繁的供给冲击使得平均通胀目标制难以应对,需要调整政策以更好地平衡通胀和就业目标。美联储可能会根据更短时间甚至单月的CPI数据来采取行动,这将提高其政策灵活性。

美联储重新审视货币政策框架的背后,可能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即美国债务问题。本周2年期和10年期美债收益率再次攀升至4.0140%和4.4840%的高位。据分析,美国今年新增债务1.9万亿美元,今年到期需要置换的债务规模可能高达9.2万亿美元。如果不尽快启动降息,美国政府不仅将继续承担高额利息,还可能面临一级市场的拍卖困难。

在加密货币市场,比特币本周大部分时间维持高位盘整,周日突然拉升至106692.97美元,全周上涨2.24%。技术指标显示,比特币全周运行于"第一上升趋势线"之上,逼近"特朗普底"上沿。超买指标得到一定修复,成交量与上周相当。

资金流动方面,本周全市场保持了较为旺盛的资金流入,两个主要通道共流入25.27亿美元,其中稳定币18.80亿美元,比特币ETF和以太坊ETF合计6.47亿美元。值得注意的是,ETF通道资金流入近四周来一直在下降。场内借贷资金处于扩张阶段,合约市场进入本轮行情的二次扩张阶段。

在抛压与抛售方面,比特币重返10万美元后,部分抄底资金进行了止盈操作。随着流动性恢复,一些长期持有者也进行了少量抛售。整体来看,"长手减持短手增持"的阶段尚未完全展开,经验丰富的长期投资者仍在期待更高的价格。

本周流入交易所的比特币为127226枚,连续四周下降,而流出交易所的规模达到27965枚,为今年以来最高。抛售规模减少,购买规模加大,这在外部条件具备时通常预示着未来价格可能快速上涨。

根据某指标显示,比特币周期指标为0.875,处于上升期。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赞赏
  • 9
  • 分享
评论
0/400
BearMarketSagevip
· 17小时前
赶紧上车 小牛仔们冲冲冲
回复0
NFT破产合集vip
· 07-11 18:08
牛市和10w就是大结局了吗
回复0
MEV之眼vip
· 07-11 09:39
还是btc最稳啊
回复0
薄饼吃不起vip
· 07-10 03:05
3喜代表它要开了
回复0
FreeRidervip
· 07-09 08:57
都仨月反弹了 散了散了
回复0
ShamedApeSellervip
· 07-09 08:57
天胡开局 稳了稳了!
回复0
TheShibaWhisperervip
· 07-09 08:54
btc直接起飞 真香
回复0
调仓异常小助手vip
· 07-09 08:54
大饼又要上天了
回复0
资损元宇宙流浪汉vip
· 07-09 08:39
btc yyds 干就完了
回复0
查看更多
交易,随时随地
qrCode
扫码下载 Gate APP
社群列表
简体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