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广场 #创作者活动第一期# 火热开启,助力 PUMP 公募上线!
Solana 爆火项目 Pump.Fun($PUMP)现已登陆 Gate 平台开启公开发售!
参与 Gate广场创作者活动,释放内容力量,赢取奖励!
📅 活动时间:7月11日 18:00 - 7月15日 22:00(UTC+8)
🎁 活动总奖池:$500 USDT 等值代币奖励
✅ 活动一:创作广场贴文,赢取优质内容奖励
📅 活动时间:2025年7月12日 22:00 - 7月15日 22:00(UTC+8)
📌 参与方式:在 Gate 广场发布与 PUMP 项目相关的原创贴文
内容不少于 100 字
必须带上话题标签: #创作者活动第一期# #PumpFun#
🏆 奖励设置:
一等奖(1名):$100
二等奖(2名):$50
三等奖(10名):$10
📋 评选维度:Gate平台相关性、内容质量、互动量(点赞+评论)等综合指标;参与认购的截图的截图、经验分享优先;
✅ 活动二:发推同步传播,赢传播力奖励
📌 参与方式:在 X(推特)上发布与 PUMP 项目相关内容
内容不少于 100 字
使用标签: #PumpFun # Gate
发布后填写登记表登记回链 👉 https://www.gate.com/questionnaire/6874
🏆 奖励设置:传播影响力前 10 名用户,瓜分 $2
维基百科:免费知识帝国的资金与发展之谜
维基百科:免费、无广告的知识帝国是如何持续发展的?
维基百科作为互联网时代最具代表性的公共物品案例,凭借开放编辑模式和非商业化运营,成功打造了一个全球知名的线上百科全书平台。截至目前,维基百科拥有超过300种语言版本,收录条目超过6200万个,每月编辑次数超过1400万次,月访问量高达60亿次,稳居全球十大最受欢迎网站之列。
在AI快速发展的当下,维基百科的价值更加凸显。有研究表明,维基百科内容可能占到ChatGPT底层大语言模型训练数据的3%~5%。有学者甚至认为"没有维基百科,生成式人工智能就会不复存在"。
然而,如此庞大且成功的维基百科并非一家商业化私营机构,甚至是"全世界最大的无商业广告的网站"。这听起来难以置信,因为与其体量相近的互联网平台大多依靠广告费或烧钱维持运营。对于变现能力有限、生存周期普遍较短的Web2公共物品而言,采用非商业化模式长期运营并保持巨大影响力,实属罕见。
维基百科能够达到如今的影响力,其中奥秘值得深入探究。本文将从维基百科的内容产出模式、资金来源与支出分配、内部权力与财政争议等多个角度展开分析。
UGC:划时代的内容生成模式
维基百科的开放编辑模式可追溯到其创立初期。其前身Nupedia采用严格的专家审核制,导致内容生成速度极慢。为提高效率,拉里·桑格提出了"Wiki"系统,允许用户自由上传和编辑内容,这就是后来的维基百科。
Wiki系统基于Web,大大降低了创建、修改和发布内容的成本。同时,它支持社群协作写作,提供便捷的交流工具,有助于知识共享。这种被称为UGC(User-Generated Content)的内容生成模式,打破了传统百科全书由专家主导的形式,能快速收录非学术但热点的内容,迅速获得用户青睐。
UGC模式使维基百科的信息触角迅速延伸到方方面面。2001年1月上线后,维基百科很快超越了Nupedia。目前全球仍有数百万志愿者参与编辑维护,活跃编辑者约12万人,每分钟发生约300次编辑事件。
然而,开放编辑也带来内容准确性的问题。为应对恶意编辑,维基百科采取了多重措施:
在版权方面,维基百科主要采用CC BY-SA 4.0知识共享协议,允许自由分享改编,但需注明来源并以相同协议发布。
现金流分析:依靠捐款支撑运营
作为一个非商业化、免费访问的平台,维基百科如何获得稳定现金流是许多人好奇的问题。其背后的维基媒体基金会主要通过以下方式筹集资金:
2022-2023财年,维基媒体基金会总收入达1.8亿美元。其中Wikimedia Enterprise带来数百万美元收入,仅谷歌一家就支付超200万美元。
在支出方面,2022财年基金会支出1.69亿美元,主要用于:
挑战:骗捐争议、内部分歧与多样性不足
尽管维基百科发展迅速,但仍面临诸多挑战:
未来,维基百科需要在保持非营利性质的同时,探索更多稳定收入来源,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增强内容审核,吸引多元化编辑者参与,才能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保持长期稳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