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O中的愤怒退出:平衡权益的关键机制

robot
摘要生成中

DAO中的"愤怒退出"机制:保护成员利益的重要武器

"愤怒退出"这一概念在DAO领域逐渐引起广泛关注。随着DAO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组织面临分叉、创始人离开甚至清算的情况,使得这一术语频繁出现在各种报道中。然而,人们对"愤怒退出"的理解存在很大误区,甚至一些专业媒体也经常误用。

"愤怒退出"的起源

2019年以太坊丹佛大会上,一个用于创建捐赠型DAO的协议Moloch v1问世。相比其他复杂的DAO操作系统,Moloch v1协议核心仅有400多行代码,简洁易用,方便人们集中资金并共同管理。

在DAO治理中,少数意见无法避免。通常决策遵循"少数服从多数"原则,但这可能导致多数派滥用权力,侵犯少数派利益。为防范这种风险,Moloch协议引入了"愤怒退出"机制。

"愤怒退出"的具体操作

当成员反对某项提案但提案仍然通过时,Moloch协议提供了7天的宽限期。在此期间,投反对票的成员可以选择"愤怒退出",在提案执行前取回自己在合约中的剩余权益。

"愤怒退出"有几个关键特征:

  1. 由智能合约代码强制约束。
  2. 仅上一个提案中投反对票的成员可执行。
  3. 只能在提案通过但未执行的宽限期内进行。
  4. 成员只能取回合约中剩余的份额。

值得注意的是,成员需要对DAO财库有直接、可追溯的历史投入,才能从代码层面公平确认剩余权益并实现退出。

"愤怒退出"的演进

Moloch v1协议取得显著成功,但功能局限于协调捐款。为扩大应用范围,Moloch v2应运而生,增加了支持共同投资等功能,开辟了更广阔的商业领域。

随着合约功能完善和合规框架建立,Moloch v2引发了投资型DAO的热潮。这类DAO也支持"怒退",但情况比之前更复杂。v2作为投资协议,涉及历史权益的确认和拆分,使"怒退"在代码和细节上都比v1复杂许多。

"愤怒退出"的局限性

需要明确的是,大多数DAO的结构和运作方式并不满足实行"愤怒退出"的基本条件。许多DAO成员并未直接向财库注资,因此成员资格与财库余额无直接联系,"愤怒退出"的适用场景相当有限。

有时我们看到DAO创始人提议"愤怒退出",但这往往只是形式上的,实际是各方协商的结果。除非创始人的权益与DAO财库资金有明确对应关系或约定,否则退出时也无权提取资金。

Nouns DAO是个特例,它经历了一次分叉,新合约支持了"愤怒退出"功能。这主要是因为Nouns本质上更像捐赠型DAO,每次NFT拍卖都为财库带来可追踪的资金,便于实施"愤怒退出"。

结语

"愤怒退出"这一概念的演变反映了技术与文化的交融与进化。每次创新和误解都推动了DAO领域的思考和改进。如今,"愤怒退出"已不再局限于其初始形态,而是一种与时俱进的制度创新。

作为去中心化组织模型,DAO正处于发展早期。每个问题都引导我们探索未来数字社会的运作机制。"愤怒退出"不仅是一个功能,更代表着对自由、公正和共同体权益的追求。随着DAO的不断发展,我们期待看到更多创新机制的出现,以更好地平衡各方利益,推动去中心化组织的健康发展。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赞赏
  • 5
  • 分享
评论
0/400
Satoshi传奇vip
· 07-11 20:38
Moloch代码第57行暴露了单点故障风险 追溯机制仍需加强
回复0
Tokenomics Therapistvip
· 07-11 17:23
提案过了跑路是吧
回复0
空投猎手vip
· 07-11 17:22
少数人权益?又一个分裂项目的借口罢了
回复0
分叉小王子vip
· 07-11 17:18
跑路机制安排!
回复0
熊市搬砖侠vip
· 07-11 17:11
哎 跑路也要个规矩是吧
回复0
交易,随时随地
qrCode
扫码下载 Gate APP
社群列表
简体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