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比特币牛市驱动力:ETF需求激增遇供给收缩

robot
摘要生成中

2024年比特币市场分析:供需失衡推动价格飙升

2024年数字加密市场表现异常活跃,其中比特币的表现尤为突出。仅在过去一个月,比特币价格就上涨了超过50%。让我们深入分析这轮疯狂上涨背后的原因,以及未来走势。

任何资产价格的上涨都源于供给减少和需求增加。我们将从供给和需求两个角度进行详细分析。

供给侧分析

尽管比特币减半效应对价格的影响逐渐减弱,但我们仍需关注潜在的抛压:

  1. 新增比特币数量有限,且即将迎来新一轮减半,进一步降低新增供给。
  2. 矿工持币数量长期维持在180万枚以上,显示出稳定持有的倾向。
  3. 长期持有者的比特币数量持续增长,目前约为1490万枚。

这些因素导致市场上高流通性的比特币数量非常有限,市值不到3500亿美元。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日均5亿美元的持续买入能够引发比特币价格的大幅上涨。

别看山寨币了,比特币才是这一轮牛市最大的Alpha

需求侧分析

需求增长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1. ETF带来的新增流动性
  2. 富裕群体持有资产价值的增长
  3. 金融业务相较短期投资更具吸引力
  4. 基金管理者不愿错过比特币投资机会
  5. 比特币作为加密货币市场的核心

ETF:比特币独特的稀缺性驱动力

比特币ETF获得监管批准,为其进入传统金融市场打开了大门。合规资金终于可以流入比特币市场,而在加密世界中,这些传统金融资金只能流向比特币。

比特币的通缩特性使其易于形成价格上涨的良性循环。只要基金持续买入,比特币价格就会上涨,持有比特币的基金业绩表现优异,进而吸引更多资金流入,形成正向反馈。

过去一个月,每个交易日平均5亿美元的净买入就带来了超过50%的市场涨幅。这在传统金融市场中是极其罕见的。

ETF还提高了比特币的流动性价值。传统金融的巨大规模为比特币提供了更高估值的流动性支持。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合规流动性只能流向比特币,而不是其他加密资产。

别看山寨币了,比特币才是这一轮牛市最大的Alpha

富人偏好与马太效应

市场调查显示,加密货币领域的亿万富翁在牛市中大比例持有比特币,而中产阶级及以下群体的比特币持有比例通常不超过25%。这意味着比特币主要集中在富人和机构手中。

这种现象符合马太效应:富人持有的资产往往持续升值,而普通人持有的资产则可能贬值。富人和机构倾向于将非主流币作为从普通投资者手中获利的工具,而将流动性高的主流代币(如比特币)作为价值储存工具。

金融机构的战略考量

全球传统金融机构正在争夺比特币ETF市场份额。对这些机构而言,持有比特币不仅关乎短期收益,更关乎长期的市场定价权和金融话语权。因此,全球金融资本不太可能形成联合抛售的局面,反而可能在不断抢筹的过程中推高价格。

比特币:华尔街的"铭文"

对传统金融市场而言,比特币目前的估值规模相对较小,但具有显著提升资产组合收益率的潜力。同时,比特币与主流资产的相关性较低,为投资组合提供了多元化选择。

对基金经理而言,适度配置比特币既可能带来超额收益,又能规避完全踏空的风险。即便比特币表现不佳,由于配置比例有限,也不会对整体业绩造成重大影响。

别看山寨币了,比特币才是这一轮牛市最大的Alpha

比特币生态的自我强化

比特币生态系统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扩张。众多Layer2解决方案和铭文项目试图借助比特币的影响力获取关注,这反过来又进一步提升了比特币的价值和影响力。这种良性循环有望推动比特币实现更广泛的应用和采用。

结论

综合分析供给和需求因素,2024年比特币市场呈现供给紧缩、需求激增的局面。ETF的推出、机构投资者的参与、富人偏好以及生态系统的扩张等多重因素共同推动了比特币价格的上涨。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比特币很可能成为2024年最具投资潜力的资产之一。

别看山寨币了,比特币才是这一轮牛市最大的Alpha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赞赏
  • 3
  • 分享
评论
0/400
Hodl信仰者vip
· 8小时前
回溯年化收益率27%,最优配比不言自明
回复0
LeverageAddictvip
· 07-11 17:37
看多拉满 梭哈上车
回复0
熊市资深生存者vip
· 07-11 17:21
就这还跌不下去?
回复0
交易,随时随地
qrCode
扫码下载 Gate APP
社群列表
简体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