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WA项目海外落地攻略:发币主体选择及风险提示

RWA项目落地海外:发币主体选择指南

随着RWA监管框架不断完善,越来越多RWA项目开始在海外落地。RWA项目的核心是将现实世界资产代币化。涉及代币发行业务时,由于各国法规要求较高,项目方推进时必须"合规先行"。而发币主体的选择是代币发行合规问题中基础且关键的一环。

近年来,新加坡因开放的监管态度和完善的制度框架,逐渐成为加密货币行业创业者和投资人青睐的"加密天堂",选择新加坡基金会作为RWA项目发币主体似乎成了普遍做法。

本文将结合各国法律框架和实践经验,通过专业视角为大家梳理以下问题:

  • 加密货币行业常说的基金会是什么?与传统基金有何区别?
  • 为何RWA项目通常选择基金会作为发币主体?是否只有基金会这一选择?
  • 为什么大家偏爱新加坡基金会?
  • 2025年,新加坡基金会是否仍是RWA项目最佳发币主体?有无其他地区或主体可选?

一、基金会概念及其与传统基金的区别

虽然不同国家对"基金会"定义和架构有所不同,但大多数基金会至少具备以下特点:

  • 非营利性和公益性:基金会为公益目的设立,运营所得仅用于再投资,不向成员分配利益。与公司不同,基金会没有股东,只有成员。

  • 独立法人资格:基金会作为独立法律实体,拥有自身资产和内部治理机构。如部分基金会下设理事会和监事会管理日常事务。

相比之下,传统"基金"本质上是一种投资工具或资金池集合。金融行业常见的"基金公司"实际是一类"基金管理人"。基金公司通过发行"基金产品"募集投资者资金形成资金池,管理该资金池为投资者获取收益,完成"募、投、管、退"过程,并收取管理费。

可见,"基金"(Fund)与"基金会"(Foundation)虽表述相近,但法律含义大不相同。

二、加密货币行业偏爱基金会的原因

首先,基金会通常具有非营利性及公益性,其设立目的是促进社会公共福祉发展,而非实现中心化机构或特定个人利益最大化,这与加密货币行业去中心化特性相契合。且基金会不向成员分配利益,成员仅作为管理者参与治理。这一特性也与加密货币行业、Web3领域推崇的社区自治治理框架不谋而合。因此,选择基金会作为主体有利于项目包装和宣传,更易获得投资者和社区参与者信任。

其次,许多项目方选择基金会作为实体,很大程度上受到著名以太坊基金会的影响。作为全球第二大加密货币,以太坊选择基金会作为运营主体。由于以太坊在行业的重要地位,以太坊基金会自然拥有极大影响力,进而影响许多Web3创业者选择基金会作为实体。

最后,基金会因非营利性质,在许多国家满足特定条件或获得特定审批后可享受税收豁免或优惠。选择基金会作为发币主体,可降低项目运营成本。

总之,国外基金会经长期发展,制度框架已非常成熟完善。基金会特性与加密货币行业现实需求高度契合。且行业参与者呈现年轻化趋势,对这种被传统"老钱"熟知的严肃主体形式也很感兴趣。因此,基金会概念在币圈逐渐成为潮流,吸引越来越多关注。

需注意的是,从法律角度看,完成代币发行并非必须通过基金会主体。RWA项目方也可选择传统私人有限公司、股份有限公司等营利主体作为发币主体。大多数项目方选择基金会,可能更多出于项目宣传、运营成本、税收筹划等商业考量。从业者无需过分迷信基金会,它并非RWA项目唯一发币主体选择。而且基金会作为非营利组织,虽可接收加密货币资产,但在许多国家或地区无法在商业银行正常开户。因此若以基金会作为发币主体,通常还需设立一个私人有限公司与之配套。

Web3律师25年解读:RWA项目落地海外如何选择发币主体?新加坡基金会仍是"香饽饽"?

三、新加坡基金会概念及其受青睐原因

需注意,"新加坡基金会"更像是加密货币行业内的惯用说法。从法律角度看,新加坡法律中并无传统意义上基金会(Foundation)概念。行业常说的"新加坡基金会"实际指按新加坡法律认定为"非营利性组织"(Not-for-Profit Organization)的法律实体。多种法律实体可被认定为非营利性组织,如公众担保有限公司(Public Company Limited by Guarantee)、社团或慈善信托。RWA项目方通常选择担保有限公司这一法律实体。因此,行业内所谓"新加坡基金会"实际是被认定为"非营利性组织"的担保有限公司。

此前加密货币行业经常选择新加坡基金会作为发币主体,主要有以下原因:

  1. 新加坡当局曾对加密货币行业持较为开放包容态度。这体现在对作为发币主体的基金会注册申请审批上。当时,许多加密货币项目能较轻松通过相关审批,以新加坡基金会方式完成代币发行。

  2. 新加坡政府积极支持区块链和加密货币发展,为代币发行活动提供全球领先的法律框架和监管环境。加密货币在新加坡被确认为合法,涉及加密货币的合同不会因此被认定为非法。同时,新加坡针对加密货币制定了完善法律框架,相关法规覆盖ICO、税收、反洗钱/反恐怖主义以及购买/交易虚拟资产等各方面。

  3. 新加坡拥有发达的金融和法律基础设施,长期吸引国际资本关注,具有良好国际声誉。在新加坡设立发币主体能提升项目可信度和专业性。同时,新加坡与中国同处东八区,无时差,对币圈众多中国华人玩家和项目方而言非常友好。

那么2025年,RWA项目还能否选择新加坡基金会作为发币主体?

从法律层面看,新加坡当局并未明文禁止新加坡基金会作为发币主体在当地落地。但近年来以新加坡基金会形式设立的加密货币公司出现诸多合规监管问题。此后,由于舆论和政策监管压力,以ACRA(新加坡会计与企业管理局)为首的新加坡当局开始大幅收紧对从事加密货行业相关基金会的审批。

目前可确认,ACRA会在基金会注册时进行详细背景调查,一旦发现该基金会与加密货币行业存在关联可能,基本不会批准其注册申请。因此,RWA项目选择新加坡基金会作为发币主体虽在法律上仍可行,但实践层面基本已被堵死。

Web3律师25年解读:RWA项目落地海外如何选择发币主体?新加坡基金会仍是"香饽饽"?

四、RWA项目其他发币主体选择

基于多年相关业务经验和成功案例,推荐以下两种选择作为发币主体:

  1. 美国基金会

选择美国基金会作为发币主体的逻辑与选择新加坡基金会基本一致,最大差异在于目前美国监管机构对代币发行活动态度仍相对开放。且新任总统特朗普对加密货币行业整体持支持态度。

美国基金会注册周期较快,门槛要求简单限制少。以科罗拉多州为例,在科州注册非营利性基金会,通常一周内即可完成。

  1. 阿联酋基金会或DAO组织

阿联酋基金会整体架构与新加坡基金会较为类似。但需注意,新加坡和阿联酋属不同法系。新加坡属英美法系国家,阿联酋属伊斯兰法系国家,二者在法律适用、司法体系等方面存在巨大差异。这一点在处理跨法域复杂合规问题时非常关键。

DAO组织(去中心化自治组织)是基于区块链技术,通过智能合约实现自治的组织形式。针对这一新颖组织形式,阿联酋当局已出台完整规章制度(《DAO Association Regulations》)和相应监管框架。根据规定,阿联酋DAO组织拥有独立法人人格且具有非营利性特征。

某大型交易所已与阿布扎比投资机构MGX达成20亿美元投资交易,这是该交易所首次引入外部机构投资者。MGX联合创始人之一为阿联酋阿布扎比主权基金。阿联酋主权基金与大型交易所强强联合,预计将进一步推动加密货币行业在阿联酋发展。因此,长期来看,中东加密发展前景值得期待。

总之,阿联酋基金会或DAO组织也是可选发币主体。但在阿联酋注册基金会或DAO成本较高,更适合具一定规模的项目。

五、选择美国基金会作为RWA项目发币主体需注意的风险和卡点

  1. 需取得相应牌照,如金融犯罪执法局(FinCEN)颁发的MSB牌照。

  2. 中美紧张地缘政治关系导致美国对离岸公司监管态度和力度常变,为公司长期合规运营带来不确定性。

  3. 美国金融、公司相关商法异常复杂,需系统了解联邦法和州法,合规难度和复杂度较高。

  4. 美国税务机构(IRS)审查非常严格。在美国设立基金会主体,需专业税务筹划团队支持处理相关税务问题,否则企业关联人存在被美国长臂管辖影响的风险。

Web3律师25年解读:RWA项目落地海外如何选择发币主体?新加坡基金会仍是"香饽饽"?

六、结语

全球加密货币行业监管前景尚不明朗,中国项目方落地RWA项目时,必须坚持"合规先行"。因此,RWA项目方需与专业加密货币行业律师团队紧密合作,共同推进项目落地。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赞赏
  • 4
  • 分享
评论
0/400
空投刷子姐vip
· 7小时前
发币都去新加坡 卷死
回复0
后知后觉小王vip
· 8小时前
又是币圈套路 吃瓜看戏中
回复0
韭当割vip
· 8小时前
这些人又开始卷新加坡了
回复0
交易,随时随地
qrCode
扫码下载 Gate APP
社群列表
简体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