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健,是 Gate 持续增长的核心动力。
真正的成长,不是顺风顺水,而是在市场低迷时依然坚定前行。我们或许能预判牛熊市的大致节奏,但绝无法精准预测它们何时到来。特别是在熊市周期,才真正考验一家交易所的实力。
Gate 今天发布了2025年第二季度的报告。作为内部人,看到这些数据我也挺惊喜的——用户规模突破3000万,现货交易量逆势环比增长14%,成为前十交易所中唯一实现双位数增长的平台,并且登顶全球第二大交易所;合约交易量屡创新高,全球化战略稳步推进。
更重要的是,稳健并不等于守成,而是在面临严峻市场的同时,还能持续创造新的增长空间。
欢迎阅读完整报告: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6117
Web3社交网络突破传统障碍 开放社交图谱引领新时代
Web3社交网络的新时代:突破传统障碍
2017年,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在一篇文章中提出了去中心化社交网络面临的三大挑战:用户获取与留存、个人信息处理以及广告投放。当时,这些挑战被认为是不可逾越的。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技术的发展,这些所谓的"不可能"正在被逐步克服。
本文将探讨Web3领域的创新如何应对这些长期存在的问题:
社交图谱与冷启动问题
新兴社交平台一直面临着冷启动的挑战:如何在没有既有用户基础的情况下吸引和保留用户。传统做法是通过大规模营销活动来解决这一问题,但这种方法往往难以持续。随着用户流失,平台积累的宝贵社交关系数据也随之消失,导致未来的社交网络需要重复艰难的用户获取过程。
这一问题的根源在于Web2社交网络中,社交图谱(用户间关系)与应用本身紧密绑定。虽然这种结合为平台带来了用户黏性,但也限制了用户自由选择的空间。
Web3提出了一个新的思路:将社交图谱与具体应用分离。这样,即使某个应用消失,用户建立的社交关系仍然可以被其他应用利用,大大降低了新平台的启动门槛。
公链作为开放社交图谱
公共区块链本身就可以视为一种社交图谱。通过查看用户的链上活动,我们可以了解他们的资产持有、交易历史以及所属社区等信息。一些项目正在尝试利用这些数据构建新型社交网络。
例如,某些平台将链上数据转化为可读的用户画像,并提供基于此的消息功能。另一些项目则尝试构建类似Twitter的社交网络。通过使用先进的语言模型,这些平台能够将原始交易数据转化为普通用户易于理解的内容。
构建专用社交图谱协议
然而,仅依赖公链数据存在局限性,因为这些数据主要面向金融应用,不一定适合社交需求。为解决这一问题,一些项目正在公链之上构建专门的社交图谱协议。
这些协议抽象出社交互动的共同要素,如发布、评论、分享等,并将其映射到链上操作。它们为开发者提供了构建社交应用所需的基础设施,使得即使单个应用消失,生成的社交图谱仍然可以被其他开发者使用。
从零开始的去中心化社交媒体
另一种策略是完全重新设计去中心化社交媒体。这种方法认为社交媒体需要专门的区块链解决方案,将社交操作原生化,而不是在现有金融基础设施之上构建。
一些项目正在构建专注于社交应用的区块链,优化"每秒帖子数"等指标。这些平台计划在其基础设施之上构建各种社交应用,包括长短内容平台等。
还有一些去中心化社交平台采用了类似电子邮件的系统,允许用户在不同服务提供商之间选择,每个"实例"都是一个自我管理和可定制的社区。
这些从零开始的解决方案为项目提供了更精细的设计控制,但也可能与现有Web3生态系统隔离。它们是否能真正实现去中心化,以及如何平衡社交图谱的开放性与应用的多样性,将是Web3社交未来的关键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