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健,是 Gate 持续增长的核心动力。
真正的成长,不是顺风顺水,而是在市场低迷时依然坚定前行。我们或许能预判牛熊市的大致节奏,但绝无法精准预测它们何时到来。特别是在熊市周期,才真正考验一家交易所的实力。
Gate 今天发布了2025年第二季度的报告。作为内部人,看到这些数据我也挺惊喜的——用户规模突破3000万,现货交易量逆势环比增长14%,成为前十交易所中唯一实现双位数增长的平台,并且登顶全球第二大交易所;合约交易量屡创新高,全球化战略稳步推进。
更重要的是,稳健并不等于守成,而是在面临严峻市场的同时,还能持续创造新的增长空间。
欢迎阅读完整报告: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6117
AI Layer 1深度解析:5大项目技术创新与发展动态
AI Layer 1项目深度解析:五大代表性平台的技术创新与发展动态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传统区块链架构已难以满足AI应用对高性能计算和复杂数据处理的需求。这推动了专为AI优化的Layer 1区块链平台的兴起,它们在技术架构、应用场景和商业模式方面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本文深入分析了Bittensor、Vana、Kite AI、Nillion以及Sahara这五个领先的AI Layer 1项目。
Bittensor:去中心化AI网络基础设施
Bittensor作为区块链AI领域的早期探索者,致力于构建一个开放的去中心化人工智能协作网络。它的目标是打破传统AI研发中的中心化壁垒,让更多参与者能够共同贡献、共同获益。
Bittensor的技术架构采用了双层结构设计:
这种设计让Bittensor能够同时兼顾整体网络的稳定性与各个领域的专业性,为去中心化AI的发展提供了一个灵活的基础架构。
生态发展进展
Bittensor最近完成的dTAO(动态TAO)系统升级是其经济模型的一次重要革新。这次升级的核心在于优化代币TAO的分配机制,从依赖验证者主观判断的资源分配方式,转向更加市场化的分配机制,使资源能够更精准地流向那些真正具有竞争力的子网。
目前最活跃的几个子网包括:
Vana:数据主权与价值重构平台
Vana项目聚焦于解决当今数字经济中一个核心问题:个人数据的所有权与价值分配。Vana的创新之处在于建立了一个使用者真正拥有并控制自身数据的生态系统,同时能够从中获取经济回报。
作为一个与EVM兼容的Layer 1区块链网络,Vana的技术架构包含五个核心组件:
最新发展动态
Kite AI:AI原生公链的技术突破
Kite AI是一个专注于AI领域的原生Layer 1区块链项目,基于Avalanche框架构建。它致力于解决传统区块链在处理AI资产时面临的各种挑战,特别是如何实现AI数据、模型与智能体贡献的透明确权与激励问题。
Kite AI提出了四项核心技术创新:
发展现状
Kite AI于2025年2月6日推出了激励测试网,这是首个AI原生Layer 1主权区块链测试网。测试网上线后表现亮眼:
Nillion:隐私计算的前沿探索
Nillion通过其独特的"盲计算"技术,正在重新定义敏感数据的处理方式。Nillion是一个去中心化的公共网络,基于名为Nil Message Compute (NMC)的创新加密原语,允许网络节点以非传统区块链的方式运作。
Nillion的核心优势在于其"盲计算"能力,它的技术架构整合了多种尖端隐私保护技术:
Nillion的网络架构由三个主要层组成:处理层、协调层和连接层。
最新发展进程
Sahara AI:构建AI资产新经济的平台
Sahara AI的核心理念是构建一个"人类AI协作网络",使普通用户、开发者和企业能够参与AI资产的创建、部署和变现过程。该项目已成功获得了总计4,300万美元融资。
该平台的技术架构包含三个关键组件:
最新发展进程
Sahara AI项目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其测试网已经经历了多个重要阶段:
Sahara AI已公布了其2024-2025年度路线图,包含多个关键节点。2025年3月1日,Sahara AI推出了孵化器计划,旨在发掘并支持全球最具潜力的AI x Web3创新项目。
总结
AI Layer 1正处于快速演进的关键阶段。这一新兴赛道通过去中心化的基础设施,正在重构AI技术的底层架构。从数据确权到计算资源分配,从模型训练到应用部署,这些平台正在突破传统中心化AI系统的局限,构建一个更加开放、透明和高效的技术生态系统。未来,这一赛道将持续推动技术创新,推进人工智能向更加去中心化、更具协作性的发展方向演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