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健,是 Gate 持續增長的核心動力。
真正的成長,不是順風順水,而是在市場低迷時依然堅定前行。我們或許能預判牛熊市的大致節奏,但絕無法精準預測它們何時到來。特別是在熊市週期,才真正考驗一家交易所的實力。
Gate 今天發布了2025年第二季度的報告。作爲內部人,看到這些數據我也挺驚喜的——用戶規模突破3000萬,現貨交易量逆勢環比增長14%,成爲前十交易所中唯一實現雙位數增長的平台,並且登頂全球第二大交易所;合約交易量屢創新高,全球化戰略穩步推進。
更重要的是,穩健並不等於守成,而是在面臨嚴峻市場的同時,還能持續創造新的增長空間。
歡迎閱讀完整報告: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6117
OpenSea轉型升級:從NFT巨頭到綜合加密資產平台的艱難之路
NFT巨頭OpenSea的戰略轉型之路
在加密資產市場經歷了快速增長後,曾經作爲NFT交易領域領軍者的OpenSea正面臨着嚴峻挑戰。隨着市場環境變化和競爭加劇,該平台正努力通過一系列戰略調整,試圖從單一的NFT交易平台向多元化的鏈上資產交易平台轉型。
戰略重塑:從NFT交易所到綜合資產平台
OpenSea的轉型之路始於2025年初。2月,平台首次公布了發行原生代幣SEA的計劃,並推出了名爲Voyages的交互任務系統。用戶可以通過完成鏈上任務獲得積分,這些積分可能與未來的代幣空投相關聯。這一舉措被視爲對競爭對手交易激勵模式的回應,旨在重新吸引流失的用戶。
5月底,OpenSea宣布其升級版平台OS2正式退出測試階段。新平台支持19個主流公鏈上的代幣交易,大大拓展了其業務範圍。OS2整合了NFT與加密代幣交易功能,強調資產的可組合性和鏈上原生特性,同時優化了移動端用戶體驗。
7月初,OpenSea收購了Web3錢包項目Rally,進一步強化了其移動戰略。Rally專注於移動端自托管錢包,結合了社交功能和多資產支持。通過這次收購,Rally的兩位聯合創始人加入了OpenSea的核心管理團隊,分別擔任CTO和Chief of Staff職位。
OpenSea表示,收購Rally將加速其"移動優先"策略的實施,通過提供原生錢包系統來降低用戶入門門檻,並增強平台的鏈上交易閉環能力。
市場挑戰:NFT交易量持續下滑
盡管OpenSea積極推進轉型,但其基本面仍未出現明顯改善。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6月,OpenSea的月度NFT交易額已降至約1.2億美元,與2022年初40多億美元的峯值相比,跌幅巨大。
相比之下,一些競爭對手通過不同的策略保持了市場份額。例如,某平台憑藉流動性激勵和原生代幣,持續吸引高頻交易者;另一平台則在特定公鏈生態系統中保持領先地位。
值得注意的是,盡管OpenSea推出了Voyages任務系統,但這並未帶來顯著的用戶回流。許多用戶對"任務積分+空投預期"的模式已經產生了疲勞感,導致社區活躍度和鏈上交互頻率提升有限。
此外,SEA代幣的具體發行時間、分配機制和經濟模型仍未公布,這種信息不透明可能影響市場信心。
深層挑戰:品牌定位與用戶羣體轉換
除了流動性問題,OpenSea還面臨着更深層次的品牌定位和用戶結構調整難題。
NFT收藏者和DeFi交易者有着截然不同的需求和行爲模式。前者更注重藝術性、稀缺性和收藏價值,傾向於低頻交易;後者則更關注流動性、市場深度和交易效率,交易頻率較高,對平台的技術性能要求更高。
OpenSea此前主要定位於藝術品市場,在專業交易功能和用戶體驗方面未能及時建立優勢。如果無法迅速在DeFi用戶羣中建立新的品牌認知,可能會面臨"產品更新但用戶增長乏力"的困境。
另外,自托管錢包市場已有多個知名品牌佔據主導地位。雖然Rally在社交和移動端方面有所創新,但其用戶基礎和產品成熟度仍有待提高。OpenSea能否通過這次收購快速構建具有規模效應的錢包產品,仍需時間檢驗。
結語:關鍵時刻的戰略賭注
OpenSea的轉型既是自救行動,也是一場戰略賭注。它正試圖通過三個主要方向重塑競爭力:建立OS2生態系統以打通NFT和DeFi的界限,推出SEA代幣以激活平台流動性,以及通過Rally拓展移動市場。
這些戰略方向雖然合理,但在執行速度、社區參與度和產品實現方面,OpenSea並未顯示出明顯優勢。SEA代幣的發行時間和激勵模型將成爲未來幾個月的關鍵因素。如果代幣發行遲遲無法落實,且平台用戶活躍度持續下降,OpenSea可能面臨被市場邊緣化的風險。
在瞬息萬變的加密世界,幾個月的時間可能就意味着一個時代的更迭。OpenSea的轉型窗口期可能並不寬裕,其能否重新崛起,值得市場持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