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健,是 Gate 持續增長的核心動力。
真正的成長,不是順風順水,而是在市場低迷時依然堅定前行。我們或許能預判牛熊市的大致節奏,但絕無法精準預測它們何時到來。特別是在熊市週期,才真正考驗一家交易所的實力。
Gate 今天發布了2025年第二季度的報告。作爲內部人,看到這些數據我也挺驚喜的——用戶規模突破3000萬,現貨交易量逆勢環比增長14%,成爲前十交易所中唯一實現雙位數增長的平台,並且登頂全球第二大交易所;合約交易量屢創新高,全球化戰略穩步推進。
更重要的是,穩健並不等於守成,而是在面臨嚴峻市場的同時,還能持續創造新的增長空間。
歡迎閱讀完整報告: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6117
日本全面布局Web3 力圖重塑經濟輝煌
日本力爭趕上Web3浪潮
日本作爲全球第三大經濟體,近年來面臨諸多挑戰。新冠疫情反復、債務高企以及人口老齡化等問題,都給日本經濟帶來巨大壓力。面對這些困境,日本寄希望於以Web3爲代表的新一代互聯網技術,試圖重現昔日輝煌。
日本經濟發展歷程:破碎與重組並存
作爲一個典型的海洋島國,日本雖然擁有廣闊海域和豐富海洋資源,但也面臨資源匱乏、自然災害頻發等挑戰。這些特點塑造了日本對外擴張的發展路徑。
二戰後,日本經濟一度陷入混亂。但在政府強有力幹預和朝鮮戰爭帶來的機遇下,日本實現了快速復蘇和騰飛,創造了"經濟奇跡"。上世紀60年代,日本國民生產總值躍居西方國家第二位。
此後,日本經濟結構不斷升級,從重化工業逐步向技術密集型產業轉型。90年代初泡沫經濟破裂後,日本加快了全球化步伐,海外資產快速增加。同時,日本加大科技投入,推出一系列科研計劃,爲產業發展奠定基礎。
經過數十年發展,日本已成爲名副其實的發達國家,人均GDP接近4萬美元。在跨國公司、關鍵技術領域具有重要地位。但與此同時,日本在互聯網領域的發展卻相對滯後。
日本互聯網發展的缺失
與制造業等傳統優勢產業相比,日本在互聯網領域的表現乏善可陳。在全球最大的20家互聯網企業中,日本僅有樂天一家公司上榜。即便是電子商務這樣的傳統互聯網領域,日本的發展也遠落後於中美等國。
造成這一局面的原因包括:
市場規模有限。日本人口和語言文化覆蓋範圍相對較小,難以形成像中美那樣龐大的互聯網用戶基數。
創新氛圍不足。日本傳統文化較爲保守,對創新和試錯的接受度不高,與互聯網行業快速迭代的特點不符。
線下服務體系完善。日本線下商業服務非常發達,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互聯網服務的需求。
人口老齡化嚴重。老年人對新事物接受度較低,不利於互聯網行業發展。
錯失發展關鍵期。日本在互聯網爆發初期正處於經濟泡沫破裂階段,未能把握住機遇。
這些因素導致日本在互聯網領域難以產生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企業,核心技術也落後於人。日本IT產業主要集中在區域外包等領域,整體實力與美國、中國等國差距明顯。
日本轉型:瞄準Web3
面對互聯網領域的落後,日本政府和企業正積極布局Web3,試圖在新一輪技術革命中搶佔先機。
今年5月,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公開表示,Web3時代的到來可能引領經濟增長,日本將從政策層面大力推動相關產業發展。隨後,日本政府相繼出臺了一系列支持Web3發展的政策措施:
這些政策舉措顯示出日本發展Web3產業的決心。事實上,日本對Web3的關注由來已久:
一方面,疫情暴露出日本在數字經濟領域的短板,推動其加速數字化轉型。另一方面,在人口老齡化背景下,輕資產的數字經濟更符合日本的發展需求。而Web3作爲新興領域,全球尚未形成主導格局,日本仍有機會彎道超車。
在政策支持和市場需求雙重推動下,日本Web3產業已顯現出一定發展勢頭:
盡管日本在互聯網領域錯失良機,但其在Web3領域的發展仍值得期待。政府的政策支持、企業的積極布局,或許能幫助日本在新一輪技術革命中重塑輝煌。但要實現彎道超車,日本仍需在創新文化、人才培養等方面做出更多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