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健,是 Gate 持续增长的核心动力。
真正的成长,不是顺风顺水,而是在市场低迷时依然坚定前行。我们或许能预判牛熊市的大致节奏,但绝无法精准预测它们何时到来。特别是在熊市周期,才真正考验一家交易所的实力。
Gate 今天发布了2025年第二季度的报告。作为内部人,看到这些数据我也挺惊喜的——用户规模突破3000万,现货交易量逆势环比增长14%,成为前十交易所中唯一实现双位数增长的平台,并且登顶全球第二大交易所;合约交易量屡创新高,全球化战略稳步推进。
更重要的是,稳健并不等于守成,而是在面临严峻市场的同时,还能持续创造新的增长空间。
欢迎阅读完整报告: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6117
Infini关停U卡业务 探索去中心化加密支付未来
Infini 关停 U 卡业务背后:从成本困境到未来重构
6月17日,加密初创公司Infini宣布关停所有卡片服务,引发行业广泛关注。这一决定背后,反映了U卡行业面临的严峻挑战。
Infini联合创始人Christine表示,关停U卡业务主要是由于合规成本过高、利润微薄以及运营压力大。公司将重点转向理财和资产管理,全面拥抱去中心化,探索去中心化支付解决方案。
Christine坦言,做出这一决定经过了反复思考。团队早期就对是否继续卡业务进行了深度讨论,以确保每一步都符合长期发展方向。
在宣布关停的公告中,Infini详细说明了对用户的补偿方案,包括自动退还开卡费、确保在途资金安全到账、承诺21个工作日内完成所有退款等。这体现了团队的责任感和商业伦理坚持。
成本失控与模式失灵
Christine深入解析了关停U卡业务的两大原因:
沉重的成本结构
U卡业务面临沉重的成本压力,主要包括:
KYT和KYC成本:每笔充值交易都需通过KYT,KYC则引入了第三方服务,这些都需要支付费用。
卡组和银行费用:卡组提供的API每月需支付固定费用,其他如汇率转换费和充值手续费等也会增加成本。
运营成本:U卡运营复杂度高,需要确保交易安全性并提供实时客户支持,带来巨大运营压力。
合规成本:支付业务需要在不同地区获取相应的支付牌照,申请时间长、费用高。
Christine指出,支付牌照是最烧钱的环节,尤其是KYC和反洗钱环节,每笔用户验证都需要收费。
错位的加密愿景与现实
比起理想中的"加密世界通往现实支付的桥梁",现实中的U卡显露出结构性局限。Christine认为,U卡缺乏有效的盈利模式,提高手续费又违背了团队初衷。
更现实的问题是,U卡用户体验远不如Web 2.0产品。用户常抱怨在某些地区使用卡片会被收取汇率转换费用,这些费用由上游银行卡组收取,但用户误以为是Infini收取。
Christine分析,一些头部平台如某些交易所仍积极推进U卡业务,可能将其视为"资金留存工具",而非主要营收来源。这些平台原本就具备完善的客服、KYC和合规体系,其运营架构天生适合开展U卡业务。
对Infini而言,没有庞大的交易业务做后盾,U卡反而成了高负担、低回报的耗能器。缺乏长期的盈利逻辑,让U卡这条道路难以为继。
加密支付的未来:U卡难成终点
Christine认为,当前加密支付领域并没有沿着加密的潮流向前演进。U卡将稳定币变为法币的做法,不仅未能发挥加密支付的潜力,反而是行业的一次"倒退"。
她强调,加密支付的最终目标是让用户能够直接使用稳定币进行支付,而非依赖法币支付渠道。当普通用户可以直接用稳定币支付和购买,而不需要再走传统支付网络时,就是加密支付的"iPhone时刻"。
根据链上数据,5月31日全球稳定币市值已突破2500亿美元,显示出稳定币作为支付工具的巨大潜力。Christine认为,"加密支付"这个市场仍有巨大发展空间。
Infini的经验积累与未来选择
过去一年的实践让Christine深刻认识到支付类业务面临的合规压力远超传统纯加密项目。她总结了两点重要经验:
团队至关重要。好的团队具有足够的生命力和战斗力,可以成功开拓新业务。
声誉是核心资产。在加密行业,无论是人品还是品牌声誉都极为重要。
展望未来,Infini将聚焦两个方向:
加强理财产品线,建立可持续的收入基础。计划开发更多元化、安全的理财产品,满足不同用户需求。
探索真正去中心化的加密支付路径。加大对去中心化支付解决方案的研发力度,致力于让用户直接使用稳定币支付。
Christine表示,Infini将以长期创业者的姿态前行,坚定看好加密支付的发展前景。团队正在为打造更高效、便捷的支付解决方案而努力,希望在加密支付行业引发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