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计算威胁比特币安全 420亿美元加密资产面临风险

robot
摘要生成中

量子计算威胁比特币:420亿美元资产面临风险

在比特币 2025 年会议的一场私密午餐会上,加密货币专家们展现出少有的凝重神情。他们担忧的是量子计算技术的快速进展,可能对比特币的加密安全构成威胁。有警告称,强大的量子计算机可能在几年内破解比特币的私钥,将价值约 420 亿美元的比特币置于危险之中,甚至可能引发整个市场的"清算事件"。

量子密钥危机:比特币面临420亿美元"大清算"倒计时

这种担忧并非毫无根据。某量子人工智能团队的最新研究指出,破解当前广泛使用的 RSA 加密算法所需的量子资源,比先前估计的减少了 20 倍。虽然比特币使用的是椭圆曲线数字签名算法(ECDSA),而非 RSA,但两者在数学基础上都可能受到量子算法的威胁。一位行业专家呼吁:"比特币社区需要在量子威胁真正成为生存危机之前达成共识,找到缓解方法。"

要理解量子计算对比特币的威胁,首先需要了解 ECDSA。当创建比特币钱包时,会生成一对密钥:一个私钥和一个公钥。公钥经过哈希运算生成比特币地址。交易时,用私钥对交易进行数字签名,网络中的其他人可以用公钥来验证签名的真实性。对于传统计算机,从公钥反推出私钥在数学上被认为是不可行的,这是比特币安全的基础。

然而,量子计算机的出现,特别是肖尔算法的提出,改变了这一局面。肖尔算法能够高效地解决大数质因数分解和离散对数问题,这正是 RSA 和 ECDSA 等公钥密码体系安全性的数学基础。理论上,一台足够强大的量子计算机可以利用肖尔算法,通过已知的公钥快速计算出对应的私钥。

最容易受到攻击的是那些直接暴露了公钥的地址,如早期使用的 P2PK 地址。据估计,约有 190 万至 200 万枚比特币仍存储在这类地址中。更常见的 P2PKH 地址,虽然地址本身是公钥的哈希值,相对安全,但一旦该地址发生过支出交易,其公钥就会在交易数据中被公开。如果这些地址被重复使用,其公钥会持续暴露,同样面临风险。据分析,因地址重用等原因导致公钥暴露的比特币可能也高达数百万枚。

更令人担忧的是"短程攻击"。当发起比特币交易时,公钥会随交易信息广播到网络中,等待确认。这个过程通常需要 10 到 60 分钟。如果量子计算机能在这短暂的时间内从广播的公钥中破解出私钥,它就能构造一笔新交易,抢先将比特币转走。一旦这种攻击成为现实,几乎所有类型的比特币交易都将面临即时威胁。

在硬件方面,各大科技公司正在积极推进量子计算机的发展。某公司的量子路线图显示,其处理器已达到 1121 物理量子比特,并计划在 2025 年推出拥有 1386 物理量子比特的系统。另一家公司则宣布其量子计算系统将在当年晚些时候商业化可用,并能支持"至少 50 个高保真逻辑量子比特"。

尽管如此,专家们对能够威胁比特币的容错量子计算机出现的时间预测仍存在分歧。一些估计认为可能在未来 3 到 5 年内出现,而另一些则认为至少还需要十年或更长时间。

面对量子威胁,密码学界已开始研究"后量子密码"(PQC)。某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已公布了首批标准化的 PQC 算法。对于比特币而言,基于哈希的签名方案,如 SPHINCS+,被认为是一个有力的竞争者。然而,如何在不牺牲比特币核心特性的前提下整合这些 PQC 算法,是一个巨大的技术难题。

更大的挑战在于如何将比特币从现有的 ECDSA 迁移到新的 PQC 标准。这不仅涉及代码修改,还需要对比特币协议进行根本性的升级,以及全球数百万用户、数千亿美元资产的平稳过渡。

一些开发者提出了激进的提案,如设定"最终迁移期限",在此之后未迁移到量子抵抗地址的比特币可能会被视为"已销毁"。这类提案凸显了社区在应对量子威胁路径上的潜在分歧,以及在去中心化治理模式下达成共识的艰巨性。

比特币生态系统目前似乎尚未对量子威胁做好充分准备。虽然开发者社区正在深化对量子威胁的认知,但距离形成一个清晰、得到广泛共识的升级路线图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目前,主流比特币交易所、钱包服务商或大型矿池尚未公开其 PQC 过渡计划。

如果比特币未能及时完成 PQC 过渡,后果可能不仅仅是部分用户丢失比特币。一场大规模的量子攻击可能触发市场的"清算事件",导致比特币价格灾难性下跌,并可能影响整个加密货币市场,甚至波及传统金融机构。更深远的影响在于信任的崩塌,可能导致公众对数字资产的整体信任度降至冰点。

量子计算对比特币构成了前所未有的长期挑战。比特币社区面临着如何在坚守核心理念的同时,完成一次关乎生死存亡的底层密码体系升级的艰巨任务。这不仅是一场与量子计算机发展的赛跑,更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 PQC 算法研究、标准化、比特币协议创新、社区共识凝聚以及全球生态系统协同迁移。

量子密钥危机:比特币面临420亿美元"大清算"倒计时

未来的发展充满不确定性。比特币能否成功进化,将量子威胁转化为技术革新的催化剂,还是会因难以达成共识而最终在量子计算时代中失去光彩,答案将在未来几年比特币社区的决策和行动中逐渐显现。这是一个关于创新、风险与坚韧的未完待续的故事,每个参与者和观察者都将见证这场变革的发展。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赞赏
  • 4
  • 分享
评论
0/400
Layer3梦想家vip
· 07-08 04:25
理论上讲,通过递归 zk 证明的量子阻力是唯一可行的路径,老实说。
查看原文回复0
GateUser-a606bf0cvip
· 07-07 03:34
噗 就知道瞎吹比
回复0
Token经济学人vip
· 07-06 22:29
实际上,这是一个概率风险模型,其中 P(breach) = f(量子能力,时间)...
查看原文回复0
RugDocScientistvip
· 07-06 22:06
啥啥都是纸老虎
回复0
交易,随时随地
qrCode
扫码下载 Gate APP
社群列表
简体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