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健,是 Gate 持续增长的核心动力。
真正的成长,不是顺风顺水,而是在市场低迷时依然坚定前行。我们或许能预判牛熊市的大致节奏,但绝无法精准预测它们何时到来。特别是在熊市周期,才真正考验一家交易所的实力。
Gate 今天发布了2025年第二季度的报告。作为内部人,看到这些数据我也挺惊喜的——用户规模突破3000万,现货交易量逆势环比增长14%,成为前十交易所中唯一实现双位数增长的平台,并且登顶全球第二大交易所;合约交易量屡创新高,全球化战略稳步推进。
更重要的是,稳健并不等于守成,而是在面临严峻市场的同时,还能持续创造新的增长空间。
欢迎阅读完整报告: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6117
代币分发策略演变:从VC主导到社区共识的范式转移
虚拟货币发行策略的演变与市场结构变迁
代币分布和价格表现分析
多个项目的代币分布数据显示,风险投资(VC)占比普遍在10%至30%之间,与上一周期相比变化不大。大多数项目选择通过空投向社区分配代币,视其为合理的社区分配方式。然而实际上,用户收到空投后往往立即卖出,而非长期持有。这是因为用户普遍认为项目方在空投中隐藏了大量代币,导致代币生成事件(TGE)后市场面临巨大抛售压力。代币的高度集中不利于空投的有效性。近年来这一现象一直存在,代币分配方式变化不大。从代币价格表现可以看出,VC主导的代币价格普遍表现不佳,发行后往往呈现单边下跌趋势。
值得注意的是,某些项目采用了不同策略。例如有项目将4%的代币通过IDO进行分配,项目的IDO市值仅为2000万美元,在众多VC主导的代币中显得独特。此外,还有项目选择将超过50%的代币总供应量通过公平发射方式分配,同时结合少数VC和意见领袖进行大比例的社区募资。这种让利给社区的方式可能更易获得接受。虽然项目方不再持有大量代币,但可通过做市在市场中回购筹码,不仅向社区传递积极信号,还能以较低价格回收筹码。
Memecoin泡沫的终结与市场结构坍塌
市场从以VC主导的项目为主体的平衡状态转变为纯粹的"炒作"发币造泡沫模式,导致这些代币难以避免零和博弈的局面。最终只有少数人获利,而大部分散户更可能亏损离场。这种现象将加剧市场一二级结构的崩坏,重建或筹码积累可能需要更长时间。
Memecoin市场氛围已跌至谷底。当散户意识到Memecoin的本质仍然难以摆脱某些群体的控制时,Memecoin的发行已完全失去公平性。短期内的剧烈亏损迅速影响用户的心理预期,这种代币发行策略已接近阶段性终结。
过去一年多,散户在Memecoin赛道上获得的利润相对最大。尽管AI Agent叙事通过开源社区创新为文化核心推动市场热度,但事实证明,这波AI Agent热潮并未改变Memecoin的本质。大量Web2个人开发者和Web3套壳项目迅速占领市场,导致大量披着"价值投资"外衣的AI Memecoin项目出现。
社区驱动的代币被某些群体控制,并通过恶意操纵价格进行"速通"。这种方式对项目的长期发展造成严重负面影响。曾经的Memecoin项目通过宗教信仰或少数群体的支持来缓解代币的抛售压力,并通过做市商的操作实现用户能够接受的项目退出流程。
然而,当Memecoin的社区不再以宗教或少数群体为掩护时,这意味着市场的敏感度已下降。散户们仍在期待一夜暴富的机会,渴望找到具备确定性的代币,并期盼能出现开盘即拥有深厚流动性的项目。更大的赌注意味着更丰厚的收益,这种收益开始吸引行业外团队的注意。在这些团队获取利益后,他们不会再将稳定币用于购买加密货币,因为他们对比特币缺乏信仰。被抽走的流动性将永远离开加密货币市场。
VC币的死亡螺旋:惯性陷阱与做空共识下的流动性绞杀
上一周期的策略已经失效,但仍有大量项目方因惯性使用相同策略。小份额代币释放给VC并高度控盘,让散户在交易平台中买单。这种策略已经失效,但惯性思维使得项目方和VC不愿轻易做出改变。VC主导代币的最大弊端是,无法在TGE时获得早期优势。用户不再期望通过发币买入获得理想收益,因为用户认为项目方和交易平台手中持有大量代币,造成双方处于不公平的位置。同时,这个周期里VC回报率大幅降低,因此VC投资的额度也开始下降,加上用户不愿意在交易平台接盘,VC币的发行面临巨大困难。
对于VC项目或交易平台来说,直接上市可能并非最佳选择。一些代币团队从行业内抽走的流动性并未注入其他代币。因此,一旦VC币上交易平台,合约费率很快会变成-2%。团队不会有动力拉盘,因为上市作为目标已经达成;交易平台也不会拉盘,因为做空新币已成为市场共识。
当代币发行后立即进入单边下跌行情时,这种现象出现的频率越高,市场用户的认知就会逐渐被强化,进而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情况。假设下一个TGE,发币即砸盘的项目方概率为70%,有意愿护盘做市的为30%。在接连出现砸盘项目的影响下,散户会产生报复性做空的行为,即使明知发币即做空的风险极大。当期货市场做空情形达到极致时,项目方和交易平台也不得不加入做空行列,以弥补无法通过砸盘实现的目标收益。当30%的团队看到这种情形,即使愿意做市,也不愿意在期货和现货之间承受如此巨大的价差拉盘。因此,发币即砸盘的项目方概率将进一步上升,发币后制造正面效应的团队逐渐减少。
不愿失去对筹码的控制,使得大量VC币在TGE时与四年前相比没有任何进展或创新。惯性思维对VC和项目方的束缚比想象中更为强大。由于项目流动性分散、VC解锁周期较长,且项目方和VC不断更迭,尽管这种TGE方式一直存在问题,但VC和项目方却表现出麻木态度。大量项目方可能是初次建立项目,面对未曾经历的困难时,往往倾向于产生幸存者偏差,认为自己可以创造不同的价值。
双驱动范式迁移:链上透明博弈破解VC币定价死局
为什么选择VC+社区双驱动?纯VC驱动的模式会加大用户和项目方之间的定价误差,不利于代币发行早期的价格表现;而完全公平发射的模式则容易被某些群体恶意操纵,流失大量低价筹码,价格在一天内走完一个周期的起伏,对于后续项目的发展是毁灭性打击。
只有二者结合,VC在项目成立初期切入,为项目方提供合理资源和发展规划,降低团队在开发早期的融资需求,避免因公平发射损失所有筹码,又只能获得低确定性回报的最差结局。
过去一年,越来越多的团队发现,传统融资模型正在失效——给VC小份额、高度控盘、等待上市拉盘的套路已难以为继。VC资金收紧、散户拒绝接盘、大型交易平台上币门槛提高,在三重压力下,一套更适应熊市的新玩法正在崛起:联合头部意见领袖和少量VC,以大比例社区发射、低市值冷启动的方式推进项目。
一些项目正在通过"大比例社区发射"开辟新路径——联合头部意见领袖背书,将40%-60%的代币直接分发给社区,在低至1000万美元的估值下启动项目,实现数百万美元的融资。这种模式通过意见领袖的影响力构建共识FOMO,提前锁定收益,同时通过高流通性换取市场深度。尽管放弃了短期的控盘优势,但可以通过合规的做市机制在熊市期间低价回购代币。本质上,这是权力结构的范式迁移:从VC主导的击鼓传花游戏(机构接盘-上市抛售-散户买单),转向社区共识定价的透明博弈,项目方与社区在流动性溢价中形成新的共生关系。
最近,一个项目可以看作是交易平台和项目方之间的一次突破性尝试。其4%的代币通过IDO发行,IDO市值仅为2000万美元。为了参与IDO,用户需要购买平台代币并通过交易平台钱包进行操作,所有交易都会直接记录在链上。这种机制为钱包带来新用户的同时使得他们能够在更透明的环境中获得公平的机会。对于该项目而言,通过做市商的操作,以确保价格的合理上涨。没有足够的市场支持,代币的价格无法维持在一个健康的区间。随着项目的发展,从低市值到高市值的逐步过渡,以及流动性的不断增强,项目逐渐获得市场认可。项目方与VC的矛盾在于透明度。当项目方通过IDO发射代币后,不再依赖上市,这样可以解决双方在透明度方面的矛盾。链上的代币解锁过程变得更加透明,确保了过去存在的利益冲突被有效解决。另一方面,传统的中心化交易平台面临的困境在于代币发行后常常出现价格暴跌的情况,这使得交易量逐渐下降,而通过链上数据的透明性,交易平台和市场参与者可以更准确地评估项目的真实情况。
可以说,用户和项目方之间的核心矛盾在于定价和公平性。公平发射或IDO的目的是为了满足用户对代币定价的预期。VC币的根本问题在于上市之后缺乏买盘,定价和预期是主要原因。破局点在于项目方和交易平台。只有通过公平的方式将代币让利给社区,并持续推进技术路线图的建设,才能实现项目的价值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