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健,是 Gate 持续增长的核心动力。
真正的成长,不是顺风顺水,而是在市场低迷时依然坚定前行。我们或许能预判牛熊市的大致节奏,但绝无法精准预测它们何时到来。特别是在熊市周期,才真正考验一家交易所的实力。
Gate 今天发布了2025年第二季度的报告。作为内部人,看到这些数据我也挺惊喜的——用户规模突破3000万,现货交易量逆势环比增长14%,成为前十交易所中唯一实现双位数增长的平台,并且登顶全球第二大交易所;合约交易量屡创新高,全球化战略稳步推进。
更重要的是,稳健并不等于守成,而是在面临严峻市场的同时,还能持续创造新的增长空间。
欢迎阅读完整报告: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6117
Thunderbolt协议:重构比特币链下交互 开启BTCFi新篇章
比特币Thunderbolt协议:重构链下交互范式
比特币作为首个去中心化加密货币,其设计初衷并非为日常小额支付而生。主链交易确认时间长、手续费高等问题,严重制约了比特币在支付场景中的应用。为解决这一困境,闪电网络应运而生,试图通过构建支付通道网络来提升交易效率。
然而,闪电网络在实践中暴露出诸多问题。高额的初始资金锁定要求、复杂的路由机制、严格的在线要求等因素,都阻碍了其大规模普及。数据显示,闪电网络当前锁仓资金仅约1亿美元,相较于比特币万亿市值,其生态地位仍显边缘。
面对这一困境,业界开始探索新的解决方案。近期备受关注的Thunderbolt协议,被视为比特币十年来最具里程碑意义的技术升级。它不仅仅是对闪电网络的简单迭代,更像是对链下比特币交互范式的一次彻底重构。
Thunderbolt是一种基于比特币主链的软分叉升级方案。它通过UTXO Bundling技术优化交易处理模式,将交易速度提升约10倍。在可编程性方面,Thunderbolt重新引入并扩展了OP_CAT操作码,使开发者能够在比特币主链上直接构建复杂的智能合约逻辑。
在资产协议整合层面,Thunderbolt提出了Goldinals统一标准,这是一种基于零知识证明和状态承诺的资产发行框架。它为比特币生态提供了原生的代币标准,无需依赖外部信任机构或复杂的跨链桥。
Thunderbolt的核心机制包括灵活可调的多方签名、异步容错的委员会账本以及原子互换式最终化。这些设计旨在提高交易效率、增强安全性,同时保持去中心化特性。
与闪电网络相比,Thunderbolt在多个方面展现出优势。它支持图灵完备的操作,能够构建更复杂的状态资产、流动性协议与金融应用。Thunderbolt采用非交互、递归式签名委托,大大降低了在线要求。此外,每次转移都会更新签名,防止旧签名被重复利用,提高了安全性。
然而,Thunderbolt也面临一些挑战。其部署较为复杂,目前需要运行完整协议栈,对普通用户不够友好。与比特币主链的兼容性也需要通过一些技术手段来实现,增加了实现难度。此外,相较于已有大量钱包和节点支持的BOLT协议,Thunderbolt的生态支持仍显不足。
尽管如此,Thunderbolt被认为是BTCFi(比特币金融)理论上的最优解。它可能会被整合到比特币Layer 2解决方案中,成为DeFi引擎;也可能发展出独立的生态系统,包括专用钱包、节点、去中心化交易所等。
Thunderbolt的最大意义在于,它为比特币资产赋予了"链下合约可组合性"。这一特性有望激发比特币生态的创新,类似于以太坊因智能合约而引发的DeFi爆发。
总的来说,Thunderbolt协议代表了比特币技术发展的新方向,有望解决长期困扰比特币生态的扩展性和可编程性问题。尽管目前仍处于早期阶段,但其潜力不容小觑。随着技术的不断完善和生态的逐步构建,Thunderbolt可能成为推动比特币走向更广泛应用的关键力量。